权威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2-7-5 16:32:47   点击数: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介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临床症状隐匿,患者病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恶化为肝硬化、细胞性肝癌等重症肝病,因而被称为“沉默杀手”。我国约有万例慢性HCV感染者,但已报告的病例数却不足万例,即约有多万的HCV感染者尚未被发现,存在极大的流行风险和健康隐患。

目前,丙肝传播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是防止HCV传播的有效手段[1]。

管理流程发布

年7月,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四家学会和机构,联合全国20多位专家教授,出版了《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试行)》[2](以下简称流程),以期促进医疗机构多学科、多部门联合,加强对检出抗-HCV阳性就诊者的咨询和转诊,促进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抗病毒治疗。

流程对医疗机构各部门科室给出了指导意见流程

对总负责人、行政管理部门、感染病和肝病相关科室、感染病和肝病非相关科室、检验科、信息科和非相关临床科室的组织管理和团队职责给出了详尽的指导意见,规范管理流程,明确部门职能。

流程明确了HCV感染建议筛选人群

1.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尤其40岁以上患者。

2.门诊患者:

●HCV感染高危人群;

●准备接受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

●肝脏生化指标检测不明原因异常者;

●持续存在HCV感染高危风险的人群;

●对以下人群建议进行HCVRNA检测,自愈或经治疗HCV被清除但有再感染风险的人群,疑似急性HCV感染的窗口期或免疫抑制状态的人群。

流程给出了丙型肝炎临床检测、会诊、治疗及随访的标准流程

首诊时按流程了解就诊者HCV感染风险,如符合条件,应在遵从患者意愿的前提下开展HCV检测。确定感染丙肝后及时组织会诊评估病情并开展抗病毒治疗,同时落实好治疗后检测和随访。

HCV检测

流程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影响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消除丙型肝炎目标的“短板”是如何有效地筛查出HCV感染者。9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年)》[3]中也将“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检测发现率”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实施医疗机构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大众人群“愿检尽检”的策略。HCV检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做好HCV检测工作,不但可以提前发现传染源,降低丙肝流行风险;还能早发现、早治疗,有效减少患者肝脏损伤,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流程中提及了HCV抗体检测、HCV核心抗原检测及核酸检测三种方法。

HCV抗体检测是目前国内最广泛的用于丙肝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丙肝患者筛查和诊断的检测项目,但其缺点是存在较长的“窗口期”,HCV感染后至HCV抗体产生之前还有约40~70天时间(平均66天)。

HCV核酸检测是对血清中丙肝病毒的RNA进行检测,可以在早期检测出HCV感染,但其检测样本为核酸水平,在常温条件下易降解,样本质量控制难以保证,而且在技术、人员、环境和设备上要求高,不易大规模推广[4]。同时,当下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承担着繁重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如果在核酸检测人员和设备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将大打折扣。

HCV核心抗原作为HCV感染后早期可出现的敏感指标,窗口期一般在2周左右,其血清转阳仅比HCV-RNA迟1~2d,且操作相对简单,设备要求较易满足[5],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LimEJ,TorresiJ.PreventionofhepatitisCvirusinfectionandlivercanceRecentResultsCancerRes;:-.doi:10./-3---8_7.

[2]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院内筛查管理流程(试行)[J].中华肝脏病杂志,,29(04):-.

[3]关于印发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年)的通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yf/1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