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乙肝患者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4-3 0:34:52   点击数: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肝脏炎症的指标,也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疗效和预后监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正常值在0-40U/L。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丙氨酸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如果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正常值2-3倍,并持续两周以上,表明肝功能发生异常,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那么,对于已经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还需不需要继续抗病毒治疗呢?年新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但是有高危风险因素或肝组织活检有炎症纤维化患者,均应该推荐抗病毒治疗,具体为:1.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ALT正常,肝组织学显示显著炎症和/或纤维化,建议抗病毒治疗。2.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ALT正常,有乙肝肝硬化或乙肝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以上者,建议抗病毒治疗。3.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ALT正常,年龄30岁,建议无创肝纤维化评估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者,建议抗病毒治疗。4.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ALT正常,乙肝相关肝外表现者,建议抗病毒治疗。在我国,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年预计中国有万例患者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因此,从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风险角度,乙肝患者ALT复常后仍需要继续抗病毒治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于年被美国FDA和日本药监机构批准,在年获得欧洲委员会批准,年11月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年新版慢乙肝防治指南中将其与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恩替卡韦(ETV)作为慢乙肝抗病毒一线推荐药物。TAF和TDF同为吉利德的原产药,TAF每片为25mg,TDF每片为mg,临床用量上TAF减少了10倍多,但是获得了和TDF相似的抗病毒疗效。TAF可靶向送至肝细胞,使靶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大幅度提高,减少了有效成分在其他组织血浆中的暴露量。服用TAF后,ALT复常率更高,且不会造成肾脏和骨骼损伤。抗病毒治疗是慢型乙肝患者控制疾病进一步恶化,防止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方式,治疗后ALT复常并不代表“痊愈”,何时停止抗病毒治疗,还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参考资料:1.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