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防治结合精准核酸检测助力遏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11-8 14:42:23   点击数:
  

3月18日是第二十一次全国爱肝日,主题是“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一直在“默默地”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机能。如今普遍的不良生活习惯给肝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旦肝脏的工作出现超负荷,一系列的肝脏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肝炎根据病因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药物性、酒精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等,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

1

年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

病毒性肝炎主要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新增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人数占新增病毒性肝炎感染总人数的96.29%。乙肝和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远期后果是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终末肝病!

图1:年我国病毒性肝炎新增发病人数

2

可防控的乙肝

年11月12日,乙肝基金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宣布中国学者李文辉为年BaruchS.Blumberg奖的获得者,以表彰其在推动科学和医学发展上的杰出贡献。李文辉及团队因在肝细胞上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受体而受到认可,这一突破将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治疗方法产生重大影响。BaruchS.Blumberg奖是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最高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图2:乙肝病毒

一提到乙肝,人们就闻之色变,除了知道这是一种传染病外,其他知之甚少。乙肝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以肝细胞为宿主。乙肝病毒本身并无毒性,但因其入侵诱发了机体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又不能识别肝细胞,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造成肝细胞的损坏,进而引发肝炎。

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一般社交行为(无血液暴露)是不会发生乙肝传播。乙肝病毒感染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两对半检测)、病毒学检测和血清生物化学检测等。其中,HBVDNA定量检测是发现血清中乙肝病毒存在与复制的最直接方式,可用于判断乙肝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水平。目前尚无能彻底治愈乙肝的药物,现阶段乙肝的治疗目标在于通过长期抑制HBV复制,让体内的HBVDNA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HBVDNA检测可贯穿乙型肝炎病程管理的各个环节。HBVDNA检测结合其它肝功能检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监测,制定恰当的诊疗方案。

表1:乙肝常规检测项目[1]

3

可治愈的丙肝

相比“闻名于世”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则要“沉默”许多,以至于绝大多数人只治“乙肝”,不闻“丙肝”。对丙肝病毒的不了解、不重视、不治疗,使得丙肝病毒愈发肆无忌惮。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和查尔斯·赖斯(CharlesM.Rice),他们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存在、确定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证明单靠丙型肝炎病毒即可引起肝炎,为抗击血源性肝炎研究领域做出了关键性贡献。丙型肝炎的发现为血液检测和针对性治疗指明了方向,目前丙肝已经有了很多治愈方法,通过规范化治疗能达到90%以上的治愈率。3月1日,首个国产泛基因型丙肝药物进入医保,降低了丙肝患者治疗的经济压力,更是让丙肝患者看到了希望。

图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滑动阅览《诺奖小故事》

哈维·阿尔特是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哈维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他大大降低了输血性肝炎的风险,让输血更安全。当诺奖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老先生获奖,并问他有什么要讲给年轻人的吗,他说“在不确定面前,我们没有方向,唯有坚持”。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哈维获诺奖背后的故事吧。

50年前,哈维来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输血科工作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人输了血会得肝炎,至于背后的原因却无人知晓。哈维首先发现了乙肝表面抗原,并用检测抗原的方法将输血风险从30%急剧降到10%,但是当更灵敏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试剂出现的时候,他发现输血性肝炎中有70%不是乙型肝炎,他将这个未知的病毒称为“非甲型非乙型肝炎病毒”,这个成就为输血性肝炎风险大幅度下降奠定了基础。其实,这个“未知病毒”就是丙型肝炎病毒,遗憾的是最后一步“明确病毒”却是由科学家霍顿抢先确定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

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由于丙肝病毒体外培养困难和缺乏相应的动物模型,加之丙肝病毒是RNA病毒,因此丙肝病毒疫苗至今未研发成功。丙肝的慢性化率相比较乙肝更高,大约60%—80%的成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可发展为慢性丙肝,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又会有10%-30%会发展成肝硬化,更有甚者是肝癌[2]。因此,及时筛查丙肝RNA就显得极为重要。

4

高精度核酸检测助力肝炎精准防治

目前,我国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较低,积极提升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及治疗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精准的核酸检测试剂是发现肝炎的重要工具。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为了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目标为检测不到HBVDNA且HBVDNA越低越好,从而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紫禁城国际药师大会报告提到,中国HBVDNA检测阴性(指采用常规PCR方法检测,灵敏度-IU/ml)的患者,再度采用高敏检测后发现,其实有1/4左右的患者HBVDNA≥20IU/ml[3]!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HBVDNA检测在临床检测中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4-6]。目前,各大指南对HBVDNA检测灵敏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见下表)。

表2:各国/地区乙肝指南推荐高灵敏度HBVDNA检测

首都医科医院王雅杰团队的一项研究[7]收集了年2月至6月在该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例,王教授团队采用达安基因超敏HBV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和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某进口试剂盒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的病毒载量进行平行检测,然后对2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扩增试剂上,达安基因超敏试剂不仅提高了线性范围至IU/ml,在灵敏度上也将检测下限降至10IU/ml,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有效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同时,由于HBV基因组特殊的结构及生活周期特点决定了其易于突变,突变改变了病毒的生物学行为和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影响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8-9]。面对“狡猾善变”的乙肝病毒,HBVDNA检测是能帮助确诊隐匿性HBV感染(OBI)和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指标[10]。并且,HBVDNA高敏检测对血清学非典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诊断至关重要,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的判定(血清HBVDNAIU/ml)有重要意义。

乙肝高敏检测不仅可用于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筛查,还在作为术前检查、肿瘤患者放化疗后HBV再激活风险评估、抗病毒治疗疗效与终点评价以及预测HBeAg阴性患者HBV耐药突变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针对丙肝,一般先检查丙肝抗体,对于抗-HCV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HCVRNA,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后续启动治疗过程中,是需要检测HCVRNA的病毒载量、确定基因分型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在治疗及停药过程中,也需要根据HCVRNA载量,确定在病毒载量治疗监测时间点的治疗应答及疗效终点的评估。所以慢性丙肝管理的全程都需要准确的HCVRNA高敏检测。

同样地,丙肝高敏检测不仅可用于HCV现症感染的确认、抗病毒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分析,以及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应答评估,还对丙肝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期间的监测、术前检查等方面有明确的临床意义。

5

平时预防亦是关键

“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值此全国爱肝日到来之际,

达安基因与您共同期待一个没有肝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7(12):-.

[2]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J].中国病毒病杂志,,10(01):26-46.

[3]蔡大川.HBVDNA高敏检测评估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病毒学应答——一项横断面研究结果.紫禁城国际药师大会.FC·PF-P-.

[4]杨瑞锋,陈红松,鲁凤民.当今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实践对HBV核酸检测方法的新需求[J].中国临床新医学,,14(01):1-7.

[5]KimJH,SinnDH,KangW,etal.Low-levelviremiaandtheincreasedrisk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patientsreceivingentecavirtreatment.Hepatology.Aug;66(2):-.doi:10.2/hep..EpubDec24.PMID:.

[6]ParkJH,AhnSJ,ChoHJ,etal.Clinicalcourseofpartialvirologicalrespondersunderprolongedentecavirmonotherapy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JMedVirol.Feb;88(2):-9.doi:10.2/jmv..EpubJul23.PMID:.

[7]王爽,郭杰,王大刚,等.两种HBVDNA定量检测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11(05):-.

[8]Ivana,Lazarevic,Institute,etal.ClinicalimplicationsofhepatitisBvirusmutations:Recentadvances[J].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24(v.20):-.

[9]ZhangZH.GeneticvariationofhepatitisBvirusanditssignificanceforpathogenesis[J].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22(1).

[10]邹军,王杰,王露楠,等.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相关输血安全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38(06):-.

*本文部分图片和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日的学术会议敬请期待

扫描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2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