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8-10 13:12:29   点击数: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会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的一组传染病。目前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各型病原不同,但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

慢性肝炎多是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肝炎。也有很多人感染肝炎病毒后,起病隐匿,发现时已成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传染性较强。

病毒性肝炎

01传播方式

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的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尤其以后者多见,由于其数量多,又不易识别,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传播。

2.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①血液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不洁注射(静脉药瘾共用注射器)、针刺伤,输注含有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手术、拔牙、纹眉等。②母婴传播:主要经过胎盘、产道分娩、哺乳和喂养的方式传播。③性接触传播:与病毒感染者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其感染的危险性增高。④生活密切接触:由于病人的唾液、汗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均可含有肝炎病毒,故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可能是由于微小创伤所致的一种特殊的经血液传播的形式。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此类肝炎。

2如何照护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尤其症状严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利于细胞修复。等症状好转、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后,增加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宜,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比较适合。肝功能正常1-3个月后可恢复日常活动及工作,但仍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重体力劳动。

2.病人如有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应强迫进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待食欲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牛奶、瘦肉、鱼等,多选用植物油,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避免油炸、油煎、腌制的食品,少吃甜食、皮蛋、泡面,禁食葵花籽(香瓜子),因为葵花籽内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大量掺入会消耗大量的胆碱脂酶,加重肝脏负担。戒酒。

3.遵医嘱用药,明确用药剂量、使用方法、不要擅自停药或减量。如乙型和丙型肝炎应用抗病毒药物时,如随意停减药物,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也会产生药物的耐药性,甚至病毒的变异。

4.定期复查: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可反复发作,诱发因素通常为过度劳累、暴饮暴食、酗酒、不合理用药、感染、不良情绪等。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急性肝炎病人出院后第1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1-2个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1次,定期复查1-2年。慢性肝炎病人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的血清学指标、肝脏B超和与肝纤维化有关的指标,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03预后

甲型、戊型肝炎一般不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炎,其余各型均可出现病程迁延,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孕妇或老年病人感染戊型肝炎有重症倾向。慢性淤胆型肝炎易转变为胆汁性肝硬化,预后较差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06。

[2].余雪.刘大朋.胡殿鹏,《感染病护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08。

编码:C-健康教育-GR-08

修订日期:-10-2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2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