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
蚊虫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乙脑的高发季节集中在7、8、9、三个月,因为这个时间蚊子感染力强,加上雨量适中,有利于蚊子繁殖,而天气闷热也使得人们晚间喜欢在户外乘凉,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
乙脑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基本上所有人都可能感染这种病毒,大多数人仅产生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并且绝大多数人因此而获得免疫力。免疫力低的老人、未接种乙脑疫苗的儿童、以及乙脑非疫区到疫区的人容易得乙脑。
人被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乙脑的症状: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10~14天。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发热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瘫痪等中枢神经症状,严重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乙脑日常防治措施:
1.灭蚊防蚊:提高防蚊灭蚊意识,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盥洗室和厕所等阴暗潮湿的场所。
2.免疫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室内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进行防蚊。野外工作和户外活动人员可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4.及时治疗:当被蚊虫叮咬又出现全身不适、头痛、发烧等乙脑相关症状时,医院就诊,千万不能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