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早期发现肝炎?
只要你有肝病的一般知识,对肝炎有警惕性,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早期发现肝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在半个月到6个月内曾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吃过半生不熟的海产贝类食物,或输过血,注射过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等,或有过不洁性接触,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接受过针灸、纹身、拔牙和手术等,即有被传染上肝炎的可能。
(2)近日来全身疲乏无力,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肝区痛,大便不调,尿似浓茶等,经休息后上述症状仍持续不好转,而又找不到其它原因时,就应考虑到患肝炎的可能性。医院检查,发现肝肿大,尤其是黄疸,就应当高度怀疑有患肝炎的可能。
(3)有第(1)项接触史和第(2)项自觉症状体征者应迅速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如已有巩膜、皮肤或粘膜黄染,应马上作尿三胆检查。如发现尿中胆红素阳性(正常人尿胆红素阴性),同时查出血清转氨酶升高时,则患肝炎的可能性更大。对起病缓、症状轻微,怀疑为无黄疸型肝炎、隐性感染或亚临床肝炎者,应定期进行化验检查。
(4)进一步作肝炎病毒方面的抗原及抗体检查,以明确得的是哪一种肝炎。当抗HAVIgM阳性时即可考虑为甲型病毒性肝炎;高滴度的抗HBcIgM阳性伴有HBsAg阳性时,可考虑为乙型肝炎。同样采用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特异性的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则可分别协助判定相应的肝炎病原。
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哪些
肝炎就是肝脏发炎。引起肝脏发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病毒感染: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近年来又发现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2)药物或化学毒物: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长期服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3)酗酒:酒精能够引起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酒精含量达g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4)其它: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它肝功能异常。但因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表现,而肝脏发炎仅仅是疾病中的一部分表现,故诊断多不困难,较少误诊为“肝炎”。
总之,肝炎是一个名称,包括许多病因不同的肝炎。但日常生活中由于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大家对它也最熟悉,因此人们习惯地把病毒性肝炎简称为“肝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