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问题,你知道几个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0-2-27 20:10:03   点击数:
  

全文约字,阅读需4分钟

为规范基层医生对乙肝的规范化诊治,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邀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牵头策划了“乙肝临床43问”精品系列课程。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全方位解读

乙肝流行病学

乙肝疫苗

乙肝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其意义解读

乙肝治疗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系列课程

今天我们整理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崔富强教授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BVaccine,HepB)免疫接种部分内容,如果您对以下问题的答案模糊,看完本文应会豁然开朗。

1.接种的对象、程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2.未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如何补种?

3.乙肝疫苗接种后需要检测抗体吗?

4.母亲携带乙肝病毒,新生儿如何接种疫苗?

接种的对象及程序

接种对象(易感者)

·新生儿

·儿童

·成人(重点是高危人群)

接种程序

·按照0,1,6月龄接种

中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年更新)

接种时间:0,1,6个月

接种方法:上臂外侧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射

接种剂量:

·重组(酵母)HepB每剂次10μg,不论产妇HBsAg阳性或阴性,新生儿均接种10μg的HepB;

·重组(CHO细胞)HepB每剂次10μg或20μg,HBsAg阴性产妇的新生儿接种10μg的HepB,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接种20μg的HepB。

母亲携带乙肝病毒,新生儿如何接种?

HBsAg(+)同时HBeAg(-)的母亲(即“小三阳”患者)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保护是优先的,免疫球蛋白接种与否都是比较安全的;

HBsAg(+)同时HBeAg(+)的母亲(即双阳性患者)所生新生儿,接种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明显的增加保护的作用,并且在剂量方面,个单位和个单位的免疫球蛋白的效果没有差别。

△双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比较

△两种剂量HBIG对婴儿抗-HBs阳性率和GMC的比较

不同母亲感染状态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

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新生儿

·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早产儿、低体重儿

·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HBsAg阴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最迟应在出院前完成

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高危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

·可按医嘱在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IUHBIG

·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PVST)

·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WHO:

仅限对任何疫苗成分有严重过敏反应史的个人。

疫苗学:

无说明。

药典(说明书):

过敏,急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妇女,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的神经系统疾病。

乙肝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WHO:

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已确认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副作用最小,如局部疼痛,肌痛和短暂发热,大多在24h内。轻度反应在儿童中往往比成人少。

·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估计为百万剂1.1例。长期研究未发现与疫苗接种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没有证据表明乙肝疫苗与神经系统疾病(包括GBS和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脱髓鞘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脱发或婴儿猝死综合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疫苗学: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事件是罕见和轻微的。

·除接种部位疼痛外,接种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不比安慰剂组多见(儿童10%、成年人30%)。

·大量长期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严重不良事件之间无因果联系。

·无流行病学数据支持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和慢性疲劳综合征、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哮喘、婴儿猝死综合征、脱发或糖尿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药典(说明书):

·罕见:红肿、硬结;

·极罕见:局部化脓、过敏、休克。

未及时完成全程接种如何补种?

新生儿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

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即可;

第1剂与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间隔应≥60天。

乙肝疫苗接种后需要检测抗体吗?

一般人群不推荐接种疫苗后做抗体检测。

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接种第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PVST)。

·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对卫生保健提供者、血液透析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lU/ml,可给予再次接种。

(文字整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刘莉丽)

讲者介绍

崔富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性肝炎和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流行病学、免疫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高危人群免疫等。

在国内外杂志发病论文多篇,承担了国家十五攻关、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课题,获得年中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2次,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次。

曾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中方经理等职务。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乙肝专家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疫苗十年行动计划工作组成员,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联合国咨商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专委会专家,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价中心专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控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全球卫生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欢迎各位医生同道扫描下方







































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儿童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jbbk/1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