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刚刚,三科学家获年诺贝尔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7-31 10:40:59   点击数: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结果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此奖项颁发给哈维阿尔特(Harveyj.Alter),迈克尔·霍顿(MichealHoughton)、查尔斯·赖斯(Charlesm.Rice),以表彰他们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今年的诺贝尔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在对抗血源性肝炎方面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血源性肝炎是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导致全世界人们患上肝硬化和肝癌。

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两大元凶之一。由于乙肝在中国的“表现”过于出色,让多数中国公众忽略了“肝癌三步曲”中的“第一步”包含了丙型肝炎;但在世界范围内,对于丙肝病毒的锁定和认识则挽救了无数人的健康和生命。

哈维阿尔特(HarveyJamesAlter)是一位病毒学家和内科医生。他生于年9月12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其分别于年和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和学位。现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沃伦格兰特马格努森临床中心(warrengrantmagnuson)传染病科科长和输血医学部研究副主任。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他曾被授予美国政府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授予平民的最高奖项“杰出服务奖章”以及阿尔伯特·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迈克尔·霍顿(MichaelHoughton),英国生物化学家,参与开发丙型肝炎测试。霍顿年获东英吉利大学学士学位,并于年获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然后,他在白金汉郡塞尔研究实验室工作,在年成为希龙公司的非甲非乙型肝炎部主管。他出身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17岁时在读了路易斯·巴斯德的故事后受到启发,成为了一名微生物学家。年他从东英吉利亚大学毕业并获得了生物科学学位,年在伦敦国王学院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霍顿目前是加拿大杰出病毒学研究主席,也是艾伯塔大学李嘉诚病毒学教授,他还是李嘉诚应用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他是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共同获奖者。

CharlesM.Rice是一名病毒学家。他先后在年和年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获得了动物学学士学位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在加州理工学院继续进行了四年的博士后研究。年-年,Rice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任职,年起至今在洛克菲勒大学任职。

年,他曾与RalfF.W.Bartenschlager和MichaelJ.Sofia共同获得LaskerDeBakey临床医学研究奖。

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的重大发现带来了一种新型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病毒的鉴定。在他们开展工作之前,发现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是向前迈出的关键一步,但大多数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无法解释。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剩余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5年获奖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最具威望的医学研究奖项之一,其不少研究成果对于普通人来说也都是“如雷贯耳”:青霉素、试管婴儿、生物钟……近五年来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如下:

年,来自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凯林(WilliamG.Kaelin,Jr.),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J.Ratcliffe)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GreggL.Semenza)获奖,以表彰他们在理解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贡献。

年,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因他们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获得表彰。

年,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凭借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获奖。

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奖。

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凭借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奖。

年,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凭借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获奖。

资料图:当地时间年12月10日,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一部“百年医学发展史”青霉素是谁发现的?“试管婴儿之父”是谁?为啥老马能识途、飞鸽可传书?在历年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名单中,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上百年来,该奖项获奖人的研究领域涵盖遗传学、DNA和分子生物学、传染病等,涉及多项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研究,几乎是一部“百年医学发展史”。每年,该奖项的获奖名单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评定,研究成果的评估工作皆由该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承担。作为最具威望的医学研究奖项之一,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意味着研究成果得到学界的认可。除此之外,诺奖得主在12月的颁奖典礼上,还能获得一枚金质奖章、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被这笔巨额奖金“砸中”可不简单。事实上,每年诺奖候选人都要经历约一年时间“锤炼”。从9月起,第二年的诺奖评选程序就已启动。之后,候选人都将经过严格筛选、审定,以及专家审查,才能成功“晋级”。资料图:当地时间年10月2日中午,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杰弗瑞·霍尔(JeffreyC.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W.Young)凭借“发现控制生理节律的分子机制”荣获该奖项。想拿奖牌不容易:有人等了33年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17年后,与另两名科学家获得诺奖;年,杰弗里?霍尔等3人,在发现人体“生物钟”原理33年后才获奖……追溯至上世纪,诺奖首次颁发后的10年,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仅56岁。近10年,该奖项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7岁。科学家获诺奖所需等待的时间似乎越来越长,获奖得主年龄也越来越大。“科学家并不会在研究获得突破后,就立即获奖。”诺贝尔博物馆馆长古斯塔夫?谢尔斯特兰德曾指出。这是因为,通常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会严谨地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部分研究成果有时甚至需要经过数十年的评估,才能确定研究价值,这也是诺奖能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当然,谢尔斯特兰德称,科学家人数在逾一个世纪内大量增加,这也是科学家获得诺奖所需的等待时间变长的重要原因。资料图:当地时间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领奖。数说生理学或医学奖:弗洛伊德“陪跑”32次年中颁奖次自年以来,该奖项共颁发了次——受诺奖评选“宁缺毋滥”的理念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9年未颁奖。此外,该奖项得主中迄今还未曾有人能获奖2次或以上。位得主中有12名女性这一奖项共产生了位诺奖得主,其中包括12位女性。得奖的总人数和女性得奖人数在诺贝尔科学奖项中均“拔得头筹”。女性得主中,还包括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她于年因“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奖。提名32次未得奖,弗洛伊德成资深“陪跑”作为心理学历史上的“宗师级”人物,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被提名该奖32次,仍未得偿所愿,成为了该奖项最资深的“陪跑者”之一。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甚至提名弗洛伊德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弗洛伊德并未“跨界成功”,依然铩羽而归。

来源:综合自青塔、DeepTech深科技

编辑:种瑞

审核:李建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jbbk/1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