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好措施,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转为阳性即为接种成功。但是,临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按规定时间接种了3次疫苗,但几个月后复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时,却发现疫苗根本没有产生任何效果——乙肝表面没有抗体产生。为此,不少人产生疑问——不打疫苗不行,打了疫苗又没反应,那么面对乙肝病毒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由于注射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比较复杂,所以本期内容,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这其中的各种原因,请认真阅读~
检测方法不精确
实际已产生抗体,但因检测方法不精确而致结果阴性。这时只需选用最灵敏的检测方法即可。
目前,我院检验科正在使用美国雅培i,该仪器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乙肝六项,结果精确可靠。在注射疫苗后,如需准确测定乙肝表面抗体定量结果,可至我院咨询。
免疫反应太弱
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太弱,只产了生微量的抗体,以致用先进的检测方法仍无法发现表面抗体。该种情况下,可加大乙肝疫苗的剂量(每次10微克),每月注射1次,共3次。
已发生隐匿性感染
如按规定时间接种后仍不产生表面抗体,则可应用PCR(体外核酸扩增技术)方法检测被接种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有少数患者实际已感染乙肝病毒,但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产量很少,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查出,或者乙肝病毒已经发生变异,与普通试剂不发生反应,同时不排除其他原因。
我院采用的罗氏仪器可定量检测乙肝超灵敏病毒,结果精准且灵敏度高。虽然这些患者已感染乙肝病毒,但并未产生免疫反应而机体却呈免疫耐受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不会产生表面抗体;另外一种情况是,可检测其他肝病毒标志物如核心抗体(抗HBc)、e抗体、e抗原等是否为阳性,如果为阳性则说明感染了病毒,在这种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可能不会产生抗—HBs。
有乙肝家族史
经常和乙肝患者接触的人,应特别注意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乙肝患者家庭成员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极高,某成员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出现隐匿状态。乙肝患者所生的子女,在出生后一定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可以阻断大部分乙肝病毒的传播。但是,即便是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仍会有极少数新生儿免疫接种失败,这可能与母体孕期宫内感染乙肝病毒和遗传因素有关。此时应定期复查,注意肝功能变化至关重要。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者
有类似情况的人不易产生抗体,如晚期肾病、器官移植后、艾滋病感染者等。
乙肝病毒发生变异
变异后的病毒,其生物特性有了新的变化,可使乙肝疫苗无法发挥作用。另外,不同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会有所不同。因亚型种类有多种,而乙肝疫苗主要是针对病毒亚型而设,所以难免有顾及不到的亚型,如果是较为罕见的病毒亚型,乙肝疫苗也不会有保护作用。
另外部分人即使接种全程乙肝疫苗,也有5%~10%接种者不产生乙肝抗体或只产生低滴度的抗体,对这些无应答或低应答的儿童应多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抗体产生。
供稿:检验科徐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