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划重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
飒爽的秋风吹走了夏日的闷热,天气日渐舒适,正是外出踏青郊游的好时节。但时值夏秋交际,也正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高发期。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患者症状轻重不一,重症病例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甚至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这么可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黑板,划划重点,也好防患于未然。
敲黑板·乙脑的传染源和传染途径乙脑的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蚊子先叮咬了病猪再叮咬人,会造成人类乙脑流行。
敲黑板·乙脑的易感人群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主要是青少年,尤其是10岁以下儿童最为易感。近年来,由于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较高,中老年病例逐渐增加。
敲黑板·乙脑的发病特点乙脑作为一种蚊媒传染病,其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在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是乙脑的高发季节。乙脑从感染到发病一般要经过10-14天,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头痛、呕吐、嗜睡、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少数重症患者半年后仍有后遗症,主要为痴呆、失语、肢体瘫痪、癫痫等。
敲黑板·乙脑的预防NO.1接种乙脑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力
乙脑减毒活疫苗全程需要接种2针次,第一针是宝宝满8月时,第二针是宝宝满2岁时。乙脑灭活疫苗全程需要接种4针次,8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
NO.2灭蚊、防蚊以切断传播途径
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最后,提醒各位同学和家长,在流行季节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抽搐等类似症状,应立即送医就诊,及早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文\李佳妮
编辑\白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