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进行定期复查,根据需要每次复查间隔时间为3-12个月。根据情况不同,复查的项目也有差异,不过肝功能、腹部B超和血常规,是复查的常见项目。
血常规检查,作为辅助性检查,具有便捷、便宜的特点,不仅在乙肝复查中常常见到,在其他检查中也很常见。血常规检查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最近,43岁的冯女士在复查血常规的时候发现了点问题。
冯女士是多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连续检查了9年时间,肝功能和腹部超声均是正常的。这次检查,血小板检查值为90×10^9/L,比正常值的最低值还要低上一些。冯女士听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可能会造成血小板减少,甚至有肝硬化的可能。对于冯女士的情况,是否有可能是乙肝发病呢?我们一起分析下。
我们知道,肝脏参与多种代谢和合成,是凝血因子的主要合成场所,对凝血起到一定的作用。肝脏和脾脏的配合,可以让血小板水平处于一个动态稳定的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10^9/L。当肝脏出现哪些疾病的时候,血小板水平会降低?
肝病原因导致血小板降低,往往是肝硬化中期,导致了脾脏出现一定程度的肿大,血小板在脾脏集中而造成血常规检查中的血小板减少。但是,从冯女士的肝功能、肝胆超声检查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并不存在肝硬化情况,脾脏状态也是正常的。
通过综合来看,冯女士由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造成肝硬化以及脾肿大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所以,冯女士的血小板略微偏低,并非是乙肝发病造成,而是另有原因。再则,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是脾肿大造成血小板减少,其水平可能会远低于×10^9/L。
对于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血小板偏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理周期。当女性在月经期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值会出现明显的降低。所以,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定期复查,最好要避过月经期,避免结果不准。
提示: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发病,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肝功能、B超或肝纤维化扫描等专业的结果,血常规检查仅仅是作为辅助性指标。另外,有什么疑惑,直接咨询医生,不要胡乱猜疑。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