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讲堂丨学学怎么看化验之ldquo乙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2-22 1:40:34   点击数:
  白癜风怎么防治 http://pf.39.net/bdfyy/bdfzg/180806/6442472.html

1

乙肝两对半具体包括什么

乙肝两对半是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一组血清学化验,是健康查体的常规内容之一。它包括三个病毒抗体,即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和两个病毒抗原,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HBsAg-抗HBs和HBeAg-抗HBe构成两对化验,而第三对化验仅有抗-HBc一项,只能称作“半”对。因为核心抗原仅存在于患者肝细胞内。所以,临床不进行血液的HBcAg化验。HBsAg最早发现于澳大利亚,因此旧称澳抗。

2

乙肝病毒人类易感性高

乙肝(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目前已发现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有甲(HA)、乙(HB)、丙(HC)、丁(HD)、戊(HE)、庚(HG)和输血传播病毒(TTV)共7种,其中,乙肝病毒最常见,也最重要。

病毒在生物界中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体,体积比细菌小,结构比细胞还简单。病毒与细菌不同,它必须存活于其他生物细胞内,因为它体内没有内质网和线粒体结构,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蛋白合成和能量代谢。

人类乙肝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有大球形、小球形和管状形三种类型。大球形病毒直径42nm,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为Dane颗粒。颗粒外层为包膜,厚7nm,由脂质双层和病毒编码的蛋白构成,HBsAg就来源于这种蛋白。包膜内为一个20面三维立体,直径27nm,称作核衣壳,衣壳的蛋白构成HBeAg、HBcAg两种抗原。核衣壳中心部分有环状双股DNA作为核心,这种HBV-DNA的复制,能产生新的病毒颗粒,损伤肝细胞。另外,两种乙肝病毒(小球和管状)均为空心的衣壳,中央无HBV-DNA存在。所以,无传染性。现已证实,血液、唾液、汗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中均有HBV存在,因人类的易感性很高,因此,微量污染血液及密切生活接触均可被感染。

3

乙肝两对半各有啥作用

HBsAg为病毒的包膜蛋白,不含DNA,无致病性,无传染性,阳性时为病毒感染的标志,可见于乙肝各期(潜伏期、发病期、恢复期)及携带者;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有阻止病毒穿入肝细胞的作用,阳性时表明免疫力升高,常见于发病后的3~6个月。注射过乙肝疫苗者也会出现阳性。

HBeAg存在于病毒颗粒外壳内侧,与病毒DNA密切相关,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病情进展。抗-HBe阳性,代表HBV-DNA复制停止,病情稳定。当HBeAg转阴,同时抗-HBe呈阳性时,临床称作血清转换,是好转的迹象。

抗-HBc是人体免疫系统的B淋巴细胞,为应答HBcAg而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M及IgG)。抗-HBc-IgM在感染后出现得最早(第1周),常持续半年左右,它是急性感染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标志。抗-HBc-IgG阳性可长期存在于各型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清中。

4

怎样确诊乙肝和乙肝携带者

确立乙肝诊断的依据是,有临床症状、肝功能异常,甚至要有肝活检的病变出现,最终确诊的金标准是血清或组织的DNA阳性(或定量)。凡DNA阳性乙肝患者,有HBeAg(+)者,可诊断为慢性乙肝;HBeAg(-)者可诊断为“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临床见到三个抗体(HBs、HBe、HBc)(+),同时HBV-DNA测定阳性者仍应诊断为慢性乙肝。确立“乙肝携带者”的依据是,患者无症状、肝功能正常的各型HBV感染者。携带者作两对半检查可有多种结果,如HBeAg(+),再加任何两个项目(+),称作“大三阳”,可能患者有HBV存在,须作HBV-DNA检测,以确定是否为慢性乙肝;如任何三个项目(+),但不包括HBeAg(+),称作“小三阳”,加作HBV-DNA(+)者,称作乙肝慢性携带者;HBV-DNA(-)者,称作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责编丨魏国新

编辑丨孙颖

医院

对外宣传联络办公室?诚意制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