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BV结构及抵抗力
HBV属DNA病毒。在电镜下可见3种颗粒,直径为22nm的圆形和丝状颗粒,还有较少的直径为42nm的球形颗粒,又称为Dane氏颗粒,是完整的HBV颗粒。HBV在外界抵抗力很强,能耐受一般浓度的消毒剂,60℃高温能耐受4小时。当煮沸10分钟、高压蒸汽消毒及2%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均可灭活。2、临床表现
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巩膜、皮肤黄染,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急性重型肝炎时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缩小。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出血倾向明显并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肝炎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慢性肝炎患者有门脉高压、腹壁及食管静脉曲张、腹腔积液、肝脏缩小,脾大等肝硬化症状。3、检查
(1)肝功能检测①血清酶学ALT、AST、M-AST等。急性肝炎阳性率达80%~%;AST有80%在肝细胞线粒体内,一般情况下,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若血清AST尤其是M-AST明显增高,常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但重症肝炎时,可出现胆红素不断增高,而转氨酶反而下降,即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坏死严重。②血清蛋白慢性肝炎肝硬化时,血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水平升高,且以γ-球蛋白升高为主,A/G倒置。③血清胆红素肝功能损伤致胆红素水平升高,除肝内外淤胆型肝炎外,胆红素水平与肝损伤严重程度成正比。④凝血酶原时间(PT)能敏感反应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状况,肝病时PT长短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价值。(2)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HBsAg与抗-HBs、HBeAg与抗-HBe、HBcAg与抗-HBc:(3)分子生物学标记:用分子杂交或PCR法检测血清中HBV-DNA数量,直接反应HBV活跃复制程度及是否具有传染性。(4)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检查应用非常广泛,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指标,已明确并可帮助肝硬化与肝癌及黄疸的鉴别。CT检查亦对监测慢性乙肝病情进展,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及上述诊断有重要价值。4、诊断乙肝的诊断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DNA检测结果作出诊断。5、治疗(由专科医生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剂、护肝药物及中药治疗。6、预后
急性乙型肝炎的预后一般都是好的,正常的成年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大部分可以清除病毒,甚至还能获得抗体;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差。大多数迁延不愈,少数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7.预防(1)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因而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加强献血员筛选,严格掌握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器械应严格消毒。(2)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特别是主动免疫为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疫苗注射。本文编辑:彭益
****欢迎加入蓝怡在线公众服务平台****
你可以通过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此产品精彩内容哦。
回复“活动”: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