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包子铺的包子大多是手工包的,但有些连锁店为了保证口感一致,馅料都是统一流水线的产物。
正好看过北京电视台的《流水线上的良心》,就有说到包子馅儿也是统一工艺配比、调味、搅拌,然后送到店里,由包包子的师傅手工褶出漂亮的褶子。
嘻嘻~今天就来介绍肉包子流水线!
制作肉馅
用切肉机把大片的猪肉切成1.5厘米宽的肉条。
接着用绞肉机给绞成肉馅。
肉馅调味
调料会用到酱油、姜末、麻油等其他秘制配方…先把各色调料拌匀,再加入肉馅搅拌…搅拌的机器把腔内抽成真空,能让腌制更加入味。
这就是调味好的肉馅了,之后冷藏放置一天,让味道更加渗入肉内…
包子馅儿
肉包里可不只有肉馅儿,像今天介绍的这条日本的流水线就还要加洋葱切末、鸡蛋、味噌、面包屑等调料。味噌和面包屑国内是很少用的,国内蔬菜更多的也会选择包菜、白菜或者茴香之类的,让肉馅不会那么油腻…最后再把肉馅和调料继续搅拌,混合均匀。话说一个厨房tips是加入鸡蛋会让肉更加鲜嫩多汁…
做包子皮
面粉过筛后打散结块,使得粒粒分开更为松散。之后倒入黄油、砂糖和让面团发酵的苏打粉。(我们还会把没加小苏打的馒头叫死面馒头...)
然后是机器和面的充分揉和,有点模拟人手和面的动作…
肉包成型机
到了自动化生产环节了!左边是面团,右边是馅料,统统倒进肉包制作成型机里~
制作肉包的原理就是皮包馅儿...
等包裹严实之后,像这样的裁切就是一个成型的包子了。
如果换个裁切方式...可不就是「流水线上做饺子」...
已经包了馅料的面皮会被特殊的滚刀切过。
一挤一压就变成一朵朵独立的饺子了。
最后刀口一收,一个肉包子就成型落下了。
这种一边是皮,一边是馅儿的操作,和「月饼的自动制造过程」一对照,简直一模一样。
被机器裁切出来的月饼团子是没成形的,还差模具压制的过程。
这个刀具中间由多个刀片拼成,一收口就能把圆柱切成规定的大小,月饼团子就这么掉下来了。
再来展示一个这样自动制作后,切开来的肉包切面图。像是包子的大小和皮的厚度,都是可以由机器直接调整的。
另一种包馅方式
顺便介绍另一种包馅儿的方式,是面团和馅料(这里是做豆沙包)在行进到料斗下方时,用一个倾斜的卷边筒把皮和馅儿都包在一起,形成一个皮包馅儿的圆柱。
之后还是一样挤压落下,就成型一个包子啦~国产机器大多都是这样的制作方法。
发酵环节
后面是生产环节了。发酵环节时会喷水,利于包子表面膨胀的更好些。
蒸制环节
然后蒸上10分钟,就搞定啦~
来一个前后对比图。你吃的那些包子褶子比较难看的,多半是机器做的…要做成老爷爷的手工活儿水平,那机器得精巧不少,成本也会大为增加。
包装出厂
等到肉包冷却之后,由工人们进行包装。
以及食品生产中,少不了的异物检测环节。
最后一包装,就等着运往各地的包子连锁店咯~
等等!还有话说
在北方生活,非常痛苦的一点是买早餐时…我一个南方人,老家那边管外面是蓬松面皮包着肉或菜馅的叫「馒头」,而北京管这叫「包子」…每当早上起来还迷迷糊糊没睡醒,就会跟店家说要一个「肉馒头」,然后引来北方人的侧目:「→_→,这不是馒头,是包子!」但是日本管「肉包子」叫做肉(niku)まん(man),真就是肉馒头的那个音啊!你说是不是肉馒头吧!
好吧…不管叫啥,反正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流水线已经奉上!
校对:Cast+江小丧
文中Gif截取自日本TheScienceChannel频道的THEMAKING视频(283)《肉まんができるまで》、BTV《流水线上的良心》、《大型全自动仿手工包包子机器,包包子全过程》、国产肉包成型机原理
来源:有趣的制造
编辑:井上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