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学一下应急知识普及版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7-3-8 22:52:39   点击数: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突发公共事件是怎样分级?

突发公共事件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分级标识

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突发公共事件整个处置过程分几个阶段?

突发公共事件的整个处置过程分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等五个阶段。

什么是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是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

应急报警

(1)报警电话

刑事、治安案(事)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安全、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报警电话。

(2)火灾报警电话

(3)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4)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应急准备

(一)制定家庭应急计划

1、疏散线路

(1)了解住所周围疏散路线。简单画出家里各房间至住所楼层安全出口的快速撤离路线图,保证儿童一目了然。

(2)设定会合地。防止突发事件造成联络中断,导致家人无法在短时间内会合。

2、家庭联络表

制订家庭联络表,包括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外地重要联系人电话(含移动电话)号码。

3、熟悉水、电、气总开关的位置和关闭程序。

4、保护契约和存折等重要物品。

5、紧急情况发生时,优先考虑残疾人、老人、孕妇和儿童的特殊要求。

6、学习急救常识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装配应急箱

1、物品清单

至少够每个人用一天的食品和饮用水、便携式收音机、备用电池、手电筒、医疗急救箱与急救指南、卫生用品、火柴、哨子、一次性餐具、备用衣服、身份证复印件、现金、硬币、常用药品、婴儿或病人的特殊用品、眼睛、助听器、口罩、保暖锡纸、简单的防雨塑料布等。

2、保存与更新应急箱

食品应按照标识标签明示的贮存条件储藏;留意保质期,注意更新;至少每6个月更新一次应急箱中的食品和水;选择易搬运的塑料箱、背包或露营包作为应急箱。

3、根据实际情况装配应急箱

家:物品齐全,可供全家用一天。私家车:主要准备食物、水、医疗急救箱、手电筒等。工作地:主要准备食物和水。

(三)公共场所应急准备

1、进入公共场所,要提前观察好安全通道、应急出口的位置。

2、参加户外大型活动,要提前观察活动区域的地形,尽量远离不安全区域,尽量跟随客流有序行进。

3、公共场所切勿堵塞安全门,或切勿在安全通道上堆积杂物;确保消防设施防备符合应急要求。

4、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静,在相对安全的地点短暂停留。

5、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寻求安全通道或应急出口的标志,确定自己的方位,随时做好疏散准备。

6、注意收听广播,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尽快从就近的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切勿逆着人流行进或抄近路。

7、撤离时注意照顾好老人、妇女、儿童等,不要拥挤,保证疏散有序。

(四)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和位置。

1、听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

2、不得携带违禁品、凶器和宠物进入避难场所。

3、不得在避难场所吸烟、饮酒。

4、未经主管部门允许,不得离开避难场所。

(五)制作应急信息卡

姓名

性别

年龄

血型

身份证

紧急联系人(1)

紧急联系人(2)

紧急联系电话

个人病史

突发公共事件

一、自然灾害

(一)地震:

1、地震发生前

(1)合理安全放置家中物品,让门口、楼道保持通畅。

(2)家庭应急箱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

(3)强化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定期开展校内1分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4)做好居民楼、办公室等建筑物的疏散路线,设置醒目的应急避护场所指示牌,定期开展区域内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自救互救演练活动。

2、地震发生后

(1)大地震时不要急。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选择。如果您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要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地震发生后要迅速撤离,以防强的余震。

(2)远离危险区,如果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果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要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3)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二)台风:

1、行人

(1)外出时尽量穿上雨衣,不要打伞。

(2)避开高大树木、棚子、架子、架空电线,高层施工现场、塔吊或工地围墙,广告牌,危旧建筑物等。

(3)不要在高墙、广告牌及居民楼下行走,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

(4)看见倾斜及倒下的电线杆等输电设施,要远远绕行,以免触电。

(5)加固门窗及有可能被风吹落的物体,如花盆、护栏、遮雨棚、晾衣杆、室外天线等。

(6)注意道路积水,不要在道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以免落入水中。

(7)风大造成行走困难时,可就近到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暂避。

(8)检查煤气及电路,留心火源。

(9)沿海地区居民注意潮位异常增高,及时远离海岸。

2、航海船只

(1)注意收听临近地区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和警报,及时了解海风、海浪的情况。

(2)保持与陆地指挥系统的联络,及时避开台风的突袭。

(3)尚未出港的船只,推迟出航时间,待台风过后再出航;在海面航行的船只要根据台风移动方向和范围,适情改变航线绕道而行,或抢在台风来到之前迅速穿过。

(三)暴雨

1、平房居民预防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

2、在积水中行走时,贴近建筑物,防止跌入地井、地坑等;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尽量绕行。

3、在郊外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浑浊,水位上涨突然变快时,必须特别注意。

(四)雷雨大风

1、关闭门窗,室内人员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导入。

3、在室外,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地停留;无处躲避时,不要跑动,不要打伞等物件,尽量找低洼处(如土坑)藏身或双脚并拢就地蹲下。

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6、如多人聚集室外,勿相互挤靠,防止被雷击中后电源互相传导。

7、在户外勿使用移动电话。

8、对被雷击中人员,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抢救。

(五)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2、户外或高温条件下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3、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救心丹等。

4、大汗淋漓,切忌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为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老人、体弱者,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减少活动,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饮食宜清淡,多喝水或防暑饮品。

7、室内利用空调降温时,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六)大雾、灰霾:

1、驾驶员要控制车速、车距,密切







































白癜风好了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5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