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的确定: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BaruchBlumberg博士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WHO于年5月决定,从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由原来的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
乙肝病毒发现: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公元前年就有肝炎流行的首次记录。这一疾病已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因为它常发生于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但直到二战前它是如何传播的仍然是个谜。
年专门从事肝脏疾病研究的英国医生F.O.Maccallam考虑是否在人的血液当中含有引起肝炎的病毒,通过对肝炎病人志愿者的研究,提出由血液传播引起的乙型肝炎。
科学家们怀疑引起乙型肝炎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病毒,一个从事内科学和生物化学的专家BaruchBlumberg,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些人易患某种疾病,为了研究具有遗传变异性的血液蛋白成分,开始从世界各地收集血液样本。
同时,国家健康研究所血库的血液专家HarveyAlter试图找到一些病人在输血后会出现发热、寒战、皮疹的原因,他认为这些患者可能是在接受输血之后机体对异种蛋白(抗原)发生了免疫反应。
年BaruchBlumberg和HarveyAlter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的抗原性物质Aa(澳大利亚抗原,后改称HBsAg,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在年,BaruchBlumberg等发现在一个12岁的唐氏综合症男孩的血液中检测出有Aa,而且他还有肝炎症状。这一巧合说明,Aa与肝炎有关。在检测肝炎患者和非肝炎患者的血清时发现,肝炎患者血清中Aa阳性率高于非肝炎患者。
年BaruchBlumberg,KazuoOkochi,AlfredPrince,AlbertoVierrucci及他们的同事们报道了Aa参与乙型肝炎的形成,明确了这种抗原与乙型肝炎有关。
年Blumberg因他的澳大利亚抗原工作获得了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年:伦敦Middlesex医院的D.SDane用电子显微镜发现了Aa阳性患者血样中的乙肝病毒颗粒即Dane颗粒。电子显微镜下患者血液中的HBV为带有双层壳膜的病毒颗粒。该病毒的最外层膜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也是乙肝疫苗的基本成分。
高志良
医院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全国委员、广东省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热带医学学会常委、副秘书长、广东省肝病学会常务理事,肝炎学会副主任委员。
我们来听听高志良教授怎么说……
为什么说“中国是肝炎大国”?
因为全世界约有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而其中中国就有接近1亿人。
那广东为何被称为“肝炎大省”呢?
因为全国的乙肝HBsAg阳性率约为7.18%,而广东的超过11%。这绝对不是件光彩的事情。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要么长期携带,传染给他人;要么反复肝脏受损导致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如果迁延不愈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因此,乙型肝炎感染是中国众多慢性病中最多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由于感染乙肝的人群庞大,持续时间长,衍生出一系列社会、家庭及个人问题:诸如儿童入托、婚育、就业等。也包括了如何就诊、服药、随访等一系列公共卫生知识普及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把握不好,会直接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前途命运,间接影响社会和谐、资源分配,甚至国家的国际形象等。
鉴于以上背景及个人长期诊治乙肝患者所接触到的主要问题,本书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为前提,力求以简单、通俗而科学的表达方式努力宣传普及乙型肝炎防治基本知识,引导患者正确面对乙肝,从而达到医患之间共同抗击乙肝的目的。
由于乙肝研究发展迅速,过去的研究也在不断验证和更新,本书中若有不妥之处望广大读者谅解。此书仅作为参考,实际就诊以专家指导为妥。
总之,乙肝病毒危害虽大,但是经过人类不断探索研究,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抗病毒治疗的优化选择,母婴阻断的成功策略,未来治愈乙肝的新药也在持续研制中,这一切明确显示乙型肝炎是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希望社会给乙肝患者更多的空间,患者本人也应敞开心扉投入社会,为建设美好、和谐的家庭与社会共同努力。
读懂你不得不知道的肝炎那些事儿~~~
近10年来,乙肝防治在疫苗接种、阻断母婴传播、抗病毒、逆转肝硬化四大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著名肝病专家高志良教授,将用生动的语言、一看就懂的图片,告诉您乙肝的病因、相关检查、治疗手段,生活护理及高效就医途径。聚焦乙肝话题,进行深度剖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介明了的图片,生动介绍了乙肝的病因、相关检查、治疗手段、生活护理及高效就医途径,不失为乙肝患者的一份权威指南。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