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主的慢性肝病,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医院共收治51例肝硬化患者,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龄33~68岁,平均50.5岁,其中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46例,其他5例,病程10~33年。
方法:对肝硬化患者从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支持上给予 结果: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易反复,劳累、饮食不当、感染是诱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加强临床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几种常见的引起肝硬化的原因:
1、病毒性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一般不会引起肝硬化。慢性乙型与丙型、丁型肝炎易发展成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10%—20%发生慢性肝炎,其中又有10%—20%发展为肝硬化。急性丙型肝炎约一半以上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10%—30%会发生肝硬化。丁型肝炎病毒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方能发生肝炎,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近年来在我国有增加趋势。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酒精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发生脂肪变性、坏死、肝脏纤维化,严重者发生肝硬化。导致肝硬化的酒精剂量为:平均每日每千克体重超过1克,长期饮酒10年以上。
3、寄生虫感染:血吸虫感染可导致血吸虫病,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肝硬化。
4、胆汁淤积:长期慢性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炎症及胆小管反应,甚至出现坏死,形成胆汁性肝硬化。
5、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称为代谢性肝硬化。例如由铁代谢障碍引起的血色病、先天性铜代谢异常导致的肝豆状核变性。
6、药物性或化学毒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辛可芬、甲基多巴等可导致药物性肝炎,最后发展为肝硬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砷、磷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此外,a1—抗胰蛋白酶缺乏、糖原贮积病、酪氨酸代谢紊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约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以及长期营养不良、营养失调等均可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肝硬化有什么危害
1、肝硬化会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多是由于肝硬化导致肝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受到粗糙食物、化学物质或腹内压升高等因素刺激时,曲张的血管极易破裂,发生大出血。
2、肝硬化会引起发生肝性脑病,肝昏迷和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这些并发症预后极差,肝硬化会引起肝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3、肝硬化会引起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加之门一体静脉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感染微生物的机会。因而容易发生支气管炎、腹膜炎、胆道感染等。由于患者抵抗力降低,这些感染无异于雪上加霜,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由于肝硬化病程较长,到后期就非常严重。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治疗,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加之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感染微生物的机会,因而容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腹膜炎、胆道感染等。很多晚期肝硬化患者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死亡。
预防肝硬化重点警惕乙肝、丙肝恶化
1、预防乙肝、丙肝恶化:乙肝人群在我国是越来越多,防治乙肝,降低肝硬化发病率,已经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丙肝比乙肝更容易恶化成肝硬化,因此,要警惕丙肝潜移默化,预防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2、抗肝纤维化: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患者往往伴有肝纤维化的发生,若不加以阻断,长此以往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或一些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因此,慢性肝病患者根据病情要加以抗纤维化治疗。
3、肝硬化的预防要戒酒:长期嗜酒是引起肝硬化的罪魁祸首。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有六成左右肝硬化患者是由于长期嗜酒引起的。而我国也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嗜酒者应警惕肝硬化的发生,一定要戒酒。
专家强调:除了上述一些日常预防措施外,肝硬化预防的关键一步是做好定期检查工作。一旦发现有肝硬化,医院完善检查并且接受治疗,而且医院,避免误诊的出现。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