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庄辉院士95以上的丙型肝炎可以治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7-6-14 22:12:51   点击数:
  

导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介绍:我国病毒性肝炎负担沉重,每年报告甲肝发病2.2万人,乙肝携带者万人,慢性乙肝万例,慢性丙肝万例,每年戊肝新发病2.7万例。从病毒性肝炎来说,法定传染病报告当中,年至年病毒性肝炎高居首位,从年至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万人至万人。这么多的病人,得到治疗的还是很少的。乙型肝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很少,国外只有10%左右,我们国家只有1%的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丙肝虽然有好的治疗药物,但因为治疗的病人数很少,所以效益很低。

(庄辉院士)

全球投入病毒性肝炎防治的经费最少

庄辉院士首先指出:“目前,全球每年死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和疟疾的病例数为:艾滋病万人,肝炎万人,结核病万人,疟疾万人。从经济投入来看,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和疟疾计划开支情况作了统计,其中病毒性肝炎最少,我们国家也一样,投入艾滋病防治的钱,要远远大于病毒性肝炎。”

“从地区来看,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死亡占第一位,占第二位的是结核病,第三位是艾滋病,第四位是疟疾。非洲的情况跟亚太地区不一样,艾滋病跟疟疾的死亡人数比较多,多于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庄辉院士继续说,“年世界肿瘤的有关报告中,肝硬化病人当中的57%,是由乙肝和丙肝引起的;肝癌病人中的78%,也是由乙肝和丙肝引起的。全球乙型肝炎估计有20亿人,其中有2.4亿人是慢性肝炎病毒。每年有65万人死于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1.5亿人感染了丙肝病毒,35万人死于与丙肝相关的疾病。关于甲型肝炎,估计每年发病万人,死亡3.5万人;戊型肝炎每年有万人感染,发生急性戊肝万例,有5.7万人死于戊型肝炎相关的疾病……”

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负担沉重

鉴于全球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局势十分严峻,庄辉院士介绍说:“从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一共出台了4个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决议。年5月的‘45号决议’,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年5月份世界卫生大会作出的‘58号决议’,强调加强包括乙肝疫苗在内的疫苗接种工作以预防癌症;年的世界卫生大会出台‘63号决议’,开展广泛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同时确定了‘世界肝炎日’;年5月份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决议,是重视改善病毒性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在行业指导层面,庄辉院士还介绍说:“年,世界卫生组织出台了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全球行动框架;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年3月份发布了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乙肝防治指南。”

谈及我国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庄辉院士表示:“西太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过5岁以下儿童表面抗原流行率达到1%以下的国家的年乙肝控制目标,我们国家就属于这个范畴。那么,年乙肝控制目标是什么?一是孕产妇乙肝筛查超过90%,年我们就可以达到%了——去年0万的孕妇已经筛查,年差不多有万孕妇筛查。二是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24小时内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这对我们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年发生的‘乙肝疫苗事件’以后,接种率有所下降,因此这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80%以上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接受乙肝疫苗免疫以后检测有没有产生表面抗体,如果没有产生,还需要补种。这项工作我们没有很好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母婴传播发生率小于2%,而我们高于2%,特别是母亲乙型肝炎病毒水平较高的阻断率,需要进一步加强。”

庄辉院士还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年全球乙肝控制目标草案中要求,婴儿乙肝疫苗覆盖率大于90%,医务人员乙肝疫苗覆盖率大于50%。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有差距。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大于80%,我们努力一下是可以达到的;这个目标草案还要求,医源性不安全操作引起乙肝新感染减少75%,注射毒品者感染乙肝危险减少50%,乙肝新感染减少20%。世界卫生组织还建议了在年的全球乙肝控制目标草案,要求婴儿乙肝覆盖率大于90%,医务人员乙肝疫苗覆盖率达到90%,因不安全输血乙肝新感染为零,90%的慢性乙肝被诊断,90%慢性乙肝获得治疗。现在我们有10%的慢性乙肝病人能够得到治疗,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治疗;乙肝新感染下降到90%,母婴传播减少到95%,乙肝相关死亡下降到60%……”

据记者了解,我国曾出台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计划。病毒性肝炎防治作为重点研究任务之一,近年来已取得诸多重大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许多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庄辉院士表示,“我们国家病毒性肝炎负担沉重,每年报告甲肝发病2.2万人,乙肝携带者万人,慢性乙肝万例,慢性丙肝万例,每年戊肝新发病2.7万例。从病毒性肝炎来说,法定传染病报告当中,年至年病毒性肝炎高居首位,从年至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万人至万人。”

在药物治疗方面,庄辉院士认为:“这么多的病人,得到治疗的还是很少的。从丙型肝炎来说,我国的药物研发有很大的进展,95%以上的病人使用新药是可以治愈的;但乙型肝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很少,国外只有10%左右,我们国家只有1%的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丙肝虽然有好的治疗药物,但因为治疗的病人数很少,所以效益还是很低的。如果把接受丙肝治疗的人数增加到80%至90%,收到的效益将会大大提高,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治愈。”

他还认为:“乙肝抗病毒药国外有的,我们国内都有,而且还多数是国产药,价格比进口药便宜,但只有10%的乙肝病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90%的病人没有得到治疗。现在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那么为什么有90%的乙肝病人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费用高。如果药物价格可以降下来,不但城市居民可以承受,农村居民也可以承受。在美国,需要8万美元的治疗费用,在中国,元人民币就可以治好了;所以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患者获得低价格的药物,使更多的病人得到治疗。”

“当前,我国乙肝抗病毒药物确有巨大的降价空间。”庄辉院士说,“例如恩替卡韦进口药物每月费用为元,而国产仿制药物每月费用仅为元;替诺福韦酯进口药物每月费用为元,而印度仿制药仅为元,南非仿制药仅为元。药品价格降低后,再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自负比例。”庄辉说,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后,患者自负费用可降低60%。同时,当前乙肝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均为医保乙类药物,如果将上述药物从乙类提升至甲类,还可以降低15%的自负费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再加上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乙肝的发病率,由乙肝带来的肝硬化、肝癌的死亡人数也可以明显减少。因此,如果我们有优质的药物,有理想的价格,再加强有效的预防措施,那么我国的乙肝、丙肝的发病和死亡,将会明显下降。”

一定要大力推动病毒性肝炎防治可及性

庄辉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回顾说:“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国肝炎预防的进展方面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是,通过将近20年的肝炎预防接种,我们消除了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使将近1亿人免受乙型肝炎的危害,这些成就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我最近看到一个访谈,访谈对象是一位农村医生,他本人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但是他不敢说他是,怕大家歧视他。他在农村里做了很好的工作,所有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接种疫苗,他的儿子也接种了乙肝疫苗,并没有发生感染;他自己进行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检测已经阴性了,得到了控制。这个访谈节目使我印象很深刻,这说明我们除了做好乙肝疫苗接种以外,还要反对乙肝的歧视。”庄辉院士说。

谈到我国肝炎防治存在的问题,庄辉院士表示——

第一,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和接种取得的成绩还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提供疫苗得工作,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1到4岁的孩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只有0.3%,这就是乙肝疫苗预防的成果。事实上我们还要做得更好一点儿,使接种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世界卫生组织要求母婴传播阻断发生率为零,我们最后是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

第二,社会上对乙肝的歧视还没有完全消除。尽管国家卫计委等三部委出台的文件起了很好的作用,推动了对乙肝病人不要歧视的政策,但现实中还是存在的。比如说那个在电视上做节目的农村医生,作为一名乙型肝炎携带者,他不敢露面,录像的时候把他的脸盖住了。这说明他怕真面目出现以后,没有人敢去找他看病了;他还担心他的儿子找不到对象等等,这充分说明他还是有顾虑,我们还要继续做这个工作,消除对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歧视,包括乙肝和丙肝、甲肝和戊肝。

第三,我们要想办法提高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可及性。现在我国只有10%的乙肝病人得到了抗病毒治疗,还有90%的患者没有得到抗病毒治疗。现在大部分的乙肝病人已经纳入医保了,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发生肝硬化和肝癌,降低死亡率。中国的肝癌90%以上是乙肝病毒引起的,如果我们及时、及早地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可以减少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生的。如果有90%的乙肝病人得到治疗,那么我们国家就会减少20万的乙肝病人;丙肝也是一样,现在‘DNA’还没有进入到中国,还没有上市,但迪邦威宁联合治疗效果可以达到80%,可以对更多的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便不会发生肝硬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推动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可及性……

在采访中,庄辉院士感慨地说:“我有一个愿景。我的愿景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5年以后,让我们国家的乙型肝炎由中高流行区变成低度流行区,我想这是我们能够达到的。”

(节录自《中国医药导报》)

院士简介

庄辉,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研究。首先证实中国存在流行性和散发性戊型肝炎;总结了中国戊型肝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戊型肝炎流行和散发与病毒基因型无关,而与流行因素有关;发现戊型肝炎开放读框3抗原主要与急性期抗体有关,而开放读框2抗原则与恢复期抗体关系密切;在国内首先建立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猕猴动物模型;研制成功“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胶体金试纸条”等,获三项国家新药证书。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原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美国专利各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余篇。

致力于传递医药卫生专家的权威声音,抵制充斥网络的“伪科普”、“伪保健”、“伪养生”等的不良信息,发出主流学者的声音,让权威医学专家告诉我们真正的、科学的、高端的医药健康信息。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白癜风有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