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太平投资之医通天下”即可订阅
1实用家庭保健问答
疑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多,都有哪些感染类型呢?
解答: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隐匿性慢性乙肝。
2详解
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
(1)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病毒后在血清中可以查到病毒,但未造成明显的肝脏损害,肝功能正常,肝脏病理组织学无明显异常。通俗地说,就是人体与乙型肝炎病毒“和平共处”“井水不犯河水”。携带者又可以分为以下2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指的是HBsAg、HBeAg和乙肝病毒阳性者,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均显示血清转氨酶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这类人群应该定期监测,一旦发病随时开始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指的是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乙肝病毒DNA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穿刺活检检查显示病变轻微。这类人群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病,也不需要治疗。只有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才有可能被激活发病。
携带者状态是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功能相互“妥协”的结果。随着人体免疫功能的波动,这种平衡可被打破而出现肝炎活动,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另一方面,乙肝病毒也可能在漫长的感染期内被逐渐清除。因此,对于携带者来说,需要进行长期的连续的随访和监测,不可掉以轻心。
(2)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在临床上根据HBeAg是否阳性,分成HBeAg阳性慢性乙肝和HBeAg阴性慢性乙肝。HBeAg阳性慢性乙肝:指的是血清HBsAg、HBeAg阳性、抗-HBe阴性,乙肝病毒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穿刺活检检查有肝炎病变。也就是俗称为“大三阳”慢性乙肝。
HBeAg阴性慢性乙肝:指的是血清HBsAg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乙肝病毒DNA阳性,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穿刺活检检查有肝炎病变。包括了俗称为“小三阳”和“小二阳”的慢性乙肝。
(3)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肝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持续进展,则可以发展成为乙肝肝硬化。肝硬化到了失代偿期,临床上可出现门脉高压、腹水、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还可因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现呕血和黑便。根据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门脉高压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代偿期肝硬化(早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晚期)。
代偿期肝硬化:主要靠肝穿刺活检来诊断,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也正常。可以有轻度的门脉高压,如表现为脾功能亢进和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此时患者总体上肝脏功能可以满足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即所谓的代偿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和门脉高压进一步恶化,可以出现黄疸、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
(4)隐匿性慢性乙肝:指的是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乙肝病毒DNA阳性,并有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除乙肝病毒DNA阳性外,患者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但约20%隐匿性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此类肝炎乙肝两对半表现不典型,临床也较少见,常常被漏诊,表现隐匿,所以称之为隐匿性肝炎。一般来说,血清HBsAg阴性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或前S基因变异造成的。当然,诊断须排除其他病毒如丙型肝炎及非病毒因素(如脂肪肝等)引起的肝损伤。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肝穿病理组织活检,检测肝脏内的乙肝病毒DNA或HBsAg和HBcAg,才能最终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ALT正常,还不能判定患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慢性乙肝患者。ALT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若B超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有慢性病变存在,应建议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明确肝脏有无慢性病变存在。若患者的肝穿刺活检提示有慢性病变存在,患者应考虑诊断为慢性乙肝。
关于我们
深圳市太平投资有限公司医疗健康投资部医疗健康投资部以助推保险主业为主题,以开展区域优质医疗机构投资与运营为主线,采取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双轮驱动的方式,构建区域医疗健康服务网络体系,将医疗健康投资业务拓展至预防、医疗、保健、疗养、再生等全服务链,医院综合管理、人才教育培训、高新技术培育、医疗设备租赁、药品耗材供应、后勤服务保障等全产业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