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意见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9-4-5 8:50:02   点击数:
  “核苷(酸)类似物[NAs]是当前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NAs具有迅速抑制HBV复制、口服方便和安全性良好等特点,但随着NAs的广泛应用,其相关的肾脏、骨骼、肌肉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加;虽然这些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并不高,但如不及时发现与处理,有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临床后果。为优化NAs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管理,《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与《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对抗乙型肝炎病毒(HBV)NAs不良反应相关数据进行汇总讨论,形成《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供临床医生参考。”1肾功能损伤

推荐意见1:

应用NAs治疗的CHB患者,尤其是应用ADV或TDF治疗患者应在初始治疗时评价患者肾脏功能及肾损伤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基础肾脏疾病与肾损伤高危因素(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应慎重选择ADV或TDF抗病毒治疗(B2)。在NAs,尤其是ADV或TDF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血磷、血钙、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肾功能与尿常规等指标(A1);TDF治疗患者如需同时应用其他肾损伤药物,应加强肾功能监测(C2)。

应用ADV或TDF治疗出现明确肾损伤或原有肾脏疾病加重的患者应考虑换用ETV等抗病毒治疗(A1);如因病情需要仍需继续应用TDF治疗应根据患者肌酐清除率酌情减量(C1);建议低磷血症患者酌情补充磷酸盐制剂,为避免补磷加重低血钙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U/d,或1,25二羟基维生素D30.25~0.5μg/d(C2)。

2骨软化症与骨质疏松

推荐意见2

应用ADV或TDF治疗患者应警惕出现骨质疏松和骨软化症的风险,应注意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监测;对于存在慢性肾脏病、绝经期女性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建议定期骨密度检测。一旦患者出现骨痛等相关表现,应系统评价病情后酌情换用ETV等其他NAs治疗(A1),并适当补充磷酸盐制剂与维生素D3制剂(C2)。

3肌损伤

推荐意见3

应用NAs治疗,尤其是LdT治疗患者在初始抗病毒治疗前应进行CK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CK与肌痛、肌无力等情况监测(A1)。对于初始抗病毒治疗时合并肌肉疾病的患者应谨慎选择LdT抗病毒治疗(B1);出现CK升高患者应首先排除运动、合并应用他汀类等药物、合并原发性肌病等因素对于CK的影响(B1);对于CK持续升高或伴有持续肌无力、肌痛等症状患者,建议调整抗病毒药物并酌情相关科室就诊(C2)。

4周围神经病

推荐意见4

应避免使用LdT与IFN制剂的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抗HBV治疗(A1)。LdT与LAM治疗期间出现肌肉酸痛、肢端感觉障碍等周围神经病表现时应完善肌电图等检查,酌情建议患者至相关专科就诊,如不能排除LdT或LAM与患者周围神经病的相关性,应考虑停用LdT或LAM抗病毒治疗而改为ETV、TDF等抗病毒治疗(C2)。

5乳酸酸中毒

推荐意见5

MELD评分>20分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应用ETV、LdT或NAs联合治疗时应加强血乳酸水平监测(A1)。考虑NAs相关乳酸酸中毒患者应首先停用可疑的NAs,并适当水化、纠酸并必要时血液净化治疗(C2)。

6NAs的其他不良反应

实际上,现有抗HBV的NAs除上述不良反应外,还存在服药后出现头痛、腹泻、恶心等不适以及耐药、停药后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等情况,考虑到头痛、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具有非特异性,一般建议对症处理,病情严重且考虑与NAs治疗明确相关的患者可考虑换用药物;针对NAs停药后乙型肝炎病情加重以及耐药问题已有相应指南共识,临床医师可参照执行。

7需进一步解决或说明的问题

自年LAM应用于临床抗HBV治疗以来,NAs相关不良反应不断被发现并报道。但这些研究多为病例报告或小样本临床病例回顾。受样本量所限,目前对于NAs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预后情况以及诊疗规范都需积累进一步证据;另NAs相关不良反应的机制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本共识会根据新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内容实时更新。

来源: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10(5):-;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8(3):10-14

赞赏

长按







































怎样可以治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