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乙肝病毒感染后都会变成慢性乙型肝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11-19 17:14:08   点击数:
  什么是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由外壳j和核心组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DNA)病毒,外壳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糖蛋白和膜脂质,核心由病毒DNA、DNA聚合酶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组成。

  当HBV进入肝细胞时,会形成一个超螺旋的中间产物,称为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它的寿命较长,在肝细胞核内可存活很长时间。HBV以它为模板,可不断产生新的病毒。目前口服的抗HBV药物只能抑制新的病毒的产生,但对在肝细胞核内的病毒中间产物cccDNA却不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原因。

  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是HBV的基因,直接反映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以及传染性。依据病毒基因的结构,目前将HBV分为A~19个基因型,用干扰素治疗时,对A和B基因型的效果较C和D基因型好。

乙肝病毒感染后都会变成慢性乙型肝炎吗?

  感染病毒后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仅5%~10%发展成慢性。

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影响因素包括:

  (1)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感染年龄越早,越容易慢性化。

  (2)免疫能低下,如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HBV后容易慢性化。

  (3)有其他肝病的,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不仅容易慢性化,而且预后较差。

  (4)其他因素,如急性期得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吸毒、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营养不良等均可使急性转为慢性的机率增加。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怎么办?

  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肝功能均正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或轻微异常的都叫携带者。可分为:

  (1)慢性HBV携带者:虽然病毒高,但肝功正常,可以是“大三阳”,也可以是“小三阳”。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DNA低于最低检测限,肝功正常,即可以是“小三阳”或“小二阳”。

  这两种携带者暂时都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对慢性HBV携带者,特别是高危人群(易向终末期肝病发展的人群,如果年龄35周岁,或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有肝硬化、肝癌者)应做肝组织学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处理。

  两者都应每3~6个月进行生化学、病毒学、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若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可接受抗病毒治疗。

更多人在看

  更多肝病知识请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yf/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