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相信这是很多肝友都在意的问题。而在年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的标准有了新的变化。
在新的防治指南中,有3种患者一定要注意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对于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当其ALT(谷丙转氨酶)水平持续异常(1倍的正常参考值上限)时,且已排除非其他因素导致的ALT升高,则建议抗病毒治疗。注意:导致ALT(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其他因素包括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同时,也应注意排除使用降酶药物后ALT(谷丙转氨酶)的暂时性正常。肝硬化患者
如果患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不管其ALT(谷丙转氨酶)是否正常,HBeAg(e抗原)阴性或阳性,只要能检测到HBV-DNA,则应该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有些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若HBsAg(表面抗原)为阳性,但HBV-DNA检测不到,也同样建议抗病毒治疗。血清HBV-DNA阳性
但ALT(谷丙转氨酶)正常的患者
此类患者若有以下情形之一,其疾病进展的风险较大,建议抗病毒治疗:1.肝组织学显示明显的肝脏炎症(≥G2)或纤维化(≥S2);2.ALT(谷丙转氨酶)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持续12个月),但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3.ALT(谷丙转氨酶)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持续12个月),无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但年龄30岁,建议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检查或肝组织学检查,存在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4.有HBV相关的肝外表现(肾小球肾炎、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总的来说,版指南关于乙肝感染者是否抗病毒,有了更积极更明确的标准要求,因此呼吁符合以上几点的患者,要积极复查,及时遵医嘱抗病毒,避免拖延致使病情进展加重。参考文献:[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文章作者:迈川医道小康
文章编辑:迈川医道小康
文章审核:迈川医道武汉团队
—END—欢迎转发朋友圈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