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在于通过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难点在于HBV自身具有特殊性,当前药物疗效有限,只能抑制病毒但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但反过来说,当前药物的长期应用,即使不能够彻底清除病毒,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长期抑制病毒的作用,在改善患者转归,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方面仍有不错的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目前并没有一致的治疗意见,临床医生需要同患者进行讨论,征求他们的意见,针对不同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否需要终身治疗?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应依据血清HBVDNA、ALT水平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同时需结合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再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动态评估比单次检测更有临床意义。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根据《指南》的停药标准决定是否停药。
当前《指南》的停药标准已经越来越严格,如小三阳患者病毒基本清除后仍需长期用药;而大三阳患者,在转为小三阳、病毒阴性、肝功能正常后,还需再用药3-4年以上才能考虑停药。
停药标准更严格的原因在于大家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且目前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
回复数字:"1"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简介,
回复数字:"2"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专家介绍、坐诊时间和联系方式
========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