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防治篇之三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10-24 23:33:41   点击数:
  

      

接种乙肝疫苗相关知识

      

1

接种乙肝疫苗的具体方案有哪几种

          

目前,我国采取的免疫接种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分别在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时各肌注30微克乙型肝炎疫苗,即“0、1、6”方案。若同时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效果更好。

(2)HBsAg、HBe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也多采用“0、1、6”方案,剂量分别为30微克、20微克、10微克。也有主张剂量为30微克、10微克、10微克或20微克、10微克、10微克,甚至10微克、10微克、10微克。保护效果可达到%。

(3)成人未感染乙型肝炎者,可采取连续3个月每月注射30微克的方案。

(4)意外接触HBV,且体内无保护性抗体(抗-HBs阴性)者需在72小时内紧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30微克以预防感染。并于2周和6周后各加强1次,剂量为30微克。

总的来说,乙型肝炎疫苗的注射剂量越大,产生抗体时间越早,抗体滴度也越高。但这并不是提倡可以无限量增加剂量。若剂量过大,一方面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

如何判断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

          

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效果主要取决于机体所产生的抗-HBs的滴度。一般认为如果接种疫苗后抗-HBs滴度超过10个国际单位/升,即具有保护意义。若低于10个国际单位/升,则应再进行加强注射。经3次接种后不产生抗-HBs者称为无反应,抗-HBs的滴度10个国际单位/升者称为低反应。

          

3

影响接种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很多,与性别、年龄、个体差异和机体免疫状态等都有密切关系。婴幼儿效果较成年人好,青年人比老年人效果好。女性较男性抗-HBs阳转率高。有免疫缺陷者抗-HBs阳转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疫苗的接种剂量、注射部位和时间也直接影响接种效果。上臂三角肌注射,抗-HBs滴度明显高于臀部肌肉注射者,其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是臀部脂肪层较厚,注射到脂肪层的疫苗吸收差,影响抗-HBs的产生。大剂量较小剂量效果好。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最好于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则预防效果降低。

          

4

注射乙肝疫苗后也需要定期检查吗

          

乙肝疫苗注射是目前预防乙肝的最有效的方法。按目前推荐的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后仍有10%的人在3次注射后不会产生抗体,所以必须在打预防针一两个月后检查乙肝“两对半”等5项指标,如果表面抗体仍呈阴性或弱阳性,则需进行再次注射。

对于注射成功者(即产生表面抗体者),也并非一劳永逸,乙肝疫苗仍持续作用会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变化很大,最长可达10-15年,但也有1-2年后就消失的,也见到半年作用就消失的,因此在注射乙肝疫苗后仍需要定期复查。

对无反应或低反应者再进行加强注射1-3次,可使其中38%-75%的人出现有效免疫。更换疫苗或改变接种途径如原来是用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者改用基因工程疫苗或前S基因疫苗;肌肉注射改为皮内注射,合用免疫增强剂等也可增强免疫效果。

              

源自健康体检一点通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jbbk/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