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蜀阳静注乙免IU/瓶
通用名称: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英文名称:HumanHepatitisBImmunoglobulin(pH4)forIntravenousInjection
主要成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辅料:麦芽糖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可带轻微乳光。
本品与拉米夫定联合,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疾病肝移植患者术后HBV再感染。
IU(50IU/ml,40ml)/瓶,含人血来源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IU,效价不低于50IU/ml,装量40ml。
用法: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钟(约20滴/分钟)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Oml/分钟(约60滴/分钟)。用量:遵医嘱。推荐剂量: 本品与拉米夫定联合使用。拉米夫定的用量与用法:在术前I周至术后的健存期内每天口服mg。 本品的给药剂量为无肝期IU,术后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HBV表面抗原(HBsAg)转阴前每天IU。 HBV-DNA或HBsAg转阴后IU/次,给药间隔是4周。由于药物的半衰期个体差异较大,建议临床上根据监测的血药浓度调整给药间隔。治疗周期为术后至少持续使用3年。调整剂量:
对术前未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手术时HBV-DNA与HBsAg均为阳性的病例应在无肝期至HBV-DNA或HBsAg转阴前适当增加本品的给药剂量。 本品使用时应监测血药浓度,无肝期至术后HBV-DNA与HBsAg转阴前,使患者血清中抗-HBs效价维持在≥IU/L;HBV-DNA与HBsAg转阴后使患者血清抗-HBs效价维持在≥IU/L。 无效或复发的患者不推荐继续使用本品。
临床试验阶段,在试验组的例观察对象中,轻度、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8例),其中发热1例、发热合并皮疹2例、发热合并头痛1例、发热合并腹泻1例、恶心呕吐1例、腹痛(泻)1例、静脉栓塞1例。 1.个别病人在输注时出现的寒颤、头痛、发热、呕吐、皮疹、腹泻、恶心、关节痛、低血压和中低程度背痛可能与输液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上述反应大多轻微且常发生在输液开始一小时内,因此建议在输注的全过程密切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必要时减慢或 暂停输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个别病人也可能在输注结束后发生上述反应,一般24小时内均可自行恢复。 2.本品可能引起血压的突然下降,但极为少见;在个别的病例可能引发休克,尽管病人以前使用该药时没有发生过敏;一旦发生可疑的变态或过敏反应时要立即中止药物的使用,对休克的病例,遵照标准的休克治疗方法给予及时治疗。
1.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它严重过敏史者2.有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
1.本品专供静脉输注用。应在具备急性过敏反应抢救措施的条件下使用,一旦出现低血压或过敏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给与支持性治疗。 2.血管栓塞性并发症可能与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有关。因此,有血管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在使用时应特别谨慎。 3.本品有加重肾功障碍的可能,肾功障碍的患者慎用。药物使用后发生肾功能损伤时应减少药物用量或停药。治疗期间注意肾功能监测。 4.本品使用时可发生频度不明的ALT、AST升高,此时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5.有严重酸碱代谢紊乱的病人应慎用。 6.极少数患者因HBV-DNA聚合酶的YMDD变异导致病毒产生对拉米夫定的耐药性,从而引起HBV复发。肝移植术前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病人应常规定期监测血清HBV—DNA,如果发现HBV-DNA滴度先降低后明显升高(多数大于copies/ml)则应改换其它抗病毒药物。 7.本品对抗病毒药物诱生的HBV耐药性变异株无效,长期使用本品可能诱生HBV变异株,使用本品后患者血清HBsAg滴度没有明显下降时提示发生HBV变异的可能,此时应不再继续使用本药物。 8.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玻璃瓶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得使用。 9.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10.本品含有的麦芽糖可能会干扰某些血糖检测方法。 11.运输及储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本品对孕妇的安全性目前没有严格的临床研究资料。
本品对儿童的安全性目前没有严格的临床研究资料。
本品对老年人的安全性目前没有严格的临床研究强抖。
1.该药品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使用。2.与减毒活病毒疫苗的相互作用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三个月内,可能会影响机体对风疹、腮腺炎、麻疹和水痘等减毒活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因此,在注射本产品后,应间隔至少三个月后才能接种减毒活病毒疫苗。在接种上述减毒活病毒疫苗后,应间隔3~4周冉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如果在接种后3~4周内必须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应在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之后三个月内再次接种。
药物过量的后果尚不清楚。 国外临床实践表明,HBV相关性肝移植患者静注HBIG每天00IU,连续使用7天,HBsAg、HBV—DNA转阴后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同等剂量持续长期使用时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采用联合使用拉米夫定、分层、随机、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途径)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对HBV相关性肝移植,接受本药品的例受试者进行了观察。给药剂量:术中(无肝期)IU、术后6天IU/天、第2~4周IU/周、第2~6月IU/月。 术后每天1U连续使用7天时,可使血清抗-HBs(均值)蓄积性增高至.U/L,每周IU给药,血清抗-HBs约在~IU/L、每月IU给药时,血清抗-HBs约在~IU/L的水平稳态维持。 试验病例术后24周时有效率(HBsAg、HBV-DNA术后7天内由阳转阴、并在观察期内持续阴性)为94.57%(87/92);无效率(HBsAg、HBV-DNA始终阳性)为5.43%(5/92);在7天内转阴病例,24周的观察期内复发率(HBsAg、HBV-DNA由阳转阴、在观察期内再度转为阳性)为零。 例完成术后19.25±0.5月的随访,随访期内有1例在术后20个月时乙肝复发。若把临床试验中试验与对照组例、观察6个月阶段内10例HBsAg始终未转阴的病例按术后乙肝复发计算,试验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52%(6/92)、3.92%(4/),两组合并后的复发率为5.2%(10/)。
药理作用:本品含高效价的抗-HBs,能与HBsAg专一结合,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通过阻断HBV受体来保护肝细胞不受感染,也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的形式中和循环血中的病毒颗粒,触发抗体依赖性白细胞介导的毒性反应后杀伤靶细胞发生溶解。 毒理研究: 本品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如下: 1.一般药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0IU/kg的给药剂量组、一次性静脉给药时,对小鼠的一般精神状态、行为活动、中枢神经及消化系统无明显影响;采用、IU/kg的给药剂量组、累积静脉给药时,对食蟹猴的心血管、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 2.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显示,小鼠尾静脉给药的最大耐受剂量(MTD)].9IU/kg,腹腔MTD]IU/kg,药后来见明显毒性。 3.重复给药毒性研究结果显示,食蟹猴IU/kg连续静滴给药30天,各项主要生理、生化及组织指标来见明显变化:此间未检出猴抗本品的抗体。1、U/kg两个给药剂量组连续静滴给药30天,食蟹猴肾脏可发生明显、更严重的病理学改变,停药30天后该指标可恢复至或接近正常水平。
尚无完善的人体药代动力学资料。 1.猕猴的药代动力学显示,以80IU/kg的剂量连续给药后末端相半衰期为28.1±8.7天。 2.本品临床试验观察到例受试者在术后1个月至6个月的阶段内,用药间隔时间为每月一次,剂量为IU连续给药5个月,药物末端相半衰期约为3~4周。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不同的病例半衰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IgG和IgG复合物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2~8℃避光保存和运输。
中性硼硅玻璃输液瓶、卤化丁基橡胶塞,1瓶/盒。
36个月
?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pH4)(试行规程)YBS00008、《中国药典》年版三部附录。
国药准字S
淡淡的忧伤男人该如何防范火眼金睛一文学会抢救恶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