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的间隔能不能缩短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12-1 0:57:47   点击数:
  

宝宝出生后乙肝疫苗正常的接种程序是0-1-6方案,即:出生时接种第1针疫苗,以后在出生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

有些乙肝妈妈生完宝宝后非常担心宝宝会被乙肝病毒感染,接种了第2针乙肝疫苗后,就急于给宝宝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或者要求医生在孩子3-6个月间再增加一针乙肝疫苗,这种作法是不对的,不仅不会增加疫苗的效果,有时还有可能影响了疫苗的效果。这是因为保持同一种疫苗两次接种的最短间隔时间可以更好地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缩短了多剂次疫苗接种的间隔可干扰免疫系统的抗体反应,影响免疫效果[1]。但是,延长同一种疫苗两次接种的间隔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1]。因此,延误或遗漏一次疫苗接种,只需要及时补种,不需要重新从头开始接种;下一次同种疫苗接种时间只要适当延后至这种疫苗的最短间隔时间再进行接种即可。

临床试验结果已经证实,乙型肝炎疫苗第2针和第1针的最短间隔时间为4周,第3针与第2针的最短间隔时间为8周且与第1针最短间隔16周,乙肝疫苗第2针和第3针之间间隔4个月以上,由产生的抗-HBs滴度最高,第3针疫苗应在24周龄以上再接种[1]。因此,乙肝妈妈不要急于求成,提前给宝宝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或在第2针和第3针之间增加一针乙肝疫苗。

 准妈妈是否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在我国的流行十分广泛,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目前育龄青年8%-9%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如果婚检时丈夫有乙型肝炎,妻子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孕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准妈妈自己感染乙型肝炎,而且怀孕期间还可以把自己体内的乙型肝炎抗体传给胎儿,使新生儿出生时即可获得对乙型肝炎先天性免疫,出生后就不会被乙肝爸爸感染了。









































鐧界櫆椋庝笓涓氬尰闄㈣祫璁綉
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jbbk/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