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是一种小分子I类HBV核心蛋白质变构调节剂(CpAM)。它可通过诱导异常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聚集体的形成,导致有缺陷的衣壳组装从而抑制HBV复制,并可能恢复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在体外基于细胞和体内动物模型的测定中,RO可有效抑制HBV复制。
正在进行的PhaseI期研究评估RO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并探讨未经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抗HBV效应。
先前已经报道了健康志愿者(HV)中SAD和MAD的安全性,PK和耐受性数据(EASL)。本次报告的是来自3个机制已被证明的慢乙肝患者队列的PK,安全性和药效学数据:mgBID(n=7)和mgBID(n=7)(进食状态)和mgQD(n=7)空腹状态,用药时间为28天。
患者具有与HV相似的PK曲线,没有RO的Cmax和AUCtau累积的证据。
所有POM队列均显示HBVDNA和RNA的显著下降(表1)。在8/18服用活性药物的患者中,HBVDNA降至低于较低的定量水平(HBVDNA20IU/ml)。给药期间没有观察到病毒学突破。在给药28天期间,HBsAg或HBeAg抗原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总体而言,未揭盲数据显示HV和患者的安全性相似。22例慢乙肝患者中有14例报告了39次不良事件(AEs),3例患者出现了治疗性3级ALT/AST升高,随访中未经治疗即复常。报告了一例出现SAE并且患者被替换。没有报告导致药物中断的AE,并且没有观察到任何测试的安全性参数的临床显著变化。
综上,RO在慢性HBV感染患者给药28天后表现出强大的抗HBV活性,且耐受性良好。现在正做着将该药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用药的进一步评估。(更多肝病研究信息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