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重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0-6-30 13:15:24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 http://m.39.net/pf/a_5060463.html

慢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机制

原发性肝癌(HCC)在我国高发,目前我国肝癌患者数约占全球的55%,肝癌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肝癌发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有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素及化学致癌物以及酗酒等。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5%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

慢乙肝患者未来5年内有12%-20%的患者进展到肝硬化,慢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未来5年内有6%-15%的患者发生肝癌。乙肝病毒的致癌作用可能有两个模式:一是病毒的癌基因模式,即机体感染HBV后,HBV将其本身的基因掺入到肝细胞核内和宿主细胞基因发生整合,从而使正常的肝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另一个是细胞癌基因模式,即病毒DNA整合人宿主细胞DNA或与DNA发生重排,产生HBV激活的基因或激活细胞的原癌基因,进而导致细胞的转化,最终发生肝癌。因此,抗病毒治疗、降低HBV复制,对降低HCC的发生风险及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抗乙肝病毒治疗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

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HBV复制,促进HBeAg血清学转换,减轻肝脏炎性损伤以实现肝功能的持续稳定,间接改善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及肝脏损伤,延缓肝脏疾病的进展,从而预防HCC的发生。

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两类: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干扰素因为需要皮下注射、不良反应较多,而且价格偏高,所以临床应用受限。目前大部分乙肝患者还是采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口服抗病毒治疗。

在口服抗病毒药物里,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均是国内外乙肝指南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短期内两者均显示出极强的抗病毒疗效。然而,随着药物应用经验的积累,有关两种药物长期治疗后是否具有等同的临床结局,特别是在延缓/逆转疾病进展及降低肝癌发生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0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