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在为家人或者孩子是否要接种乙肝疫苗而迷茫,小编今天和你一起来学习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条推荐意见,带你全面了解乙肝疫苗的接种知识。
推荐意见1: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1)对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
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2)对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注射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建议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于接种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若HBsAg阳性,为免疫失败,应定期监测。
(3)对于HBsAg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在出生12h内尽早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满1月龄后,再按0、1和6个月程序完成3针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4)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HBIG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推荐意见2: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补种。第1针与第2针间隔时间应≥28d,第2针与第3针间隔时间应≥60d。
推荐意见3: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成人,应增加疫苗接种剂量(如60u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l针60ug或3针20ug乙型肝炎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l-2个月时检测血清抗-HBs,如仍无应答,可再接种1针60u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推荐意见4:意外暴露HBV者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1)在伤口周围轻轻挤压,排出伤口中的血液,再对伤口用0.9%NaCl溶液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处理。
(2)应立即检测HBVDNA、HBsAg,3-6个月后复查。
(3)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抗-HBs≥10mUI/ml)者,可不进行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UI/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
推荐意见5:鼓励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健康体格检查中或就医时,进行HBsAg、抗-HBc和抗-HBs筛查;对高危人群、孕妇、接受抗肿瘤(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或直接抗HCV药物治疗者、HIV感染者,筛查HBsAg、抗-HBc和抗-HBs,对均阴性者,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参考文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版)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