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乙类传染病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3-2 23:12:13   点击数: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17642.html

疾病名称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类传染病)

病原菌及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在外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和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在37℃可存活7天,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20℃可保存15年。℃10min、65℃10h或高压蒸汽消毒可被灭活,对0.2%苯扎溴铵及0.5%过氧乙酸敏感。--《传染病学(第八版)》

诊断依据--WS-

(一)急性乙肝

1、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HBsAg阳性。

4、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性。

5、抗HBCIgM阳性1:0以上。

6、胆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

(二)慢性乙肝

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

2、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sAg阳性或可检出HBV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

典型症状

1、急性乙肝;起病急,发热、畏寒、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痛等消化道症状,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肝肿大,有肝区压痛及叩击痛。

2、慢性乙肝;反复出现乏力、头晕,恶心、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和肝区不适、压痛,肝肿大,质地中等以上,可有蜘蛛痣、肝掌、或肝病面容。

传染源

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WST-

传播媒介

传播途径

主要是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而传播。--WST-

潜伏期

30~天,常见为70天。--WST-

隔离时间

隔离至肝功能正常,并且HBVDNA转阴。--WST-

接触者观察

医学观察6周。--WST-

消毒隔离措施

一、隔离措施

1、对患者进行接触隔离,床边或隔离室门口悬挂蓝色隔离标识牌。

2、可不戴口罩,但在防止血液溅起污染时,则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3、工作服易受血液、体液沾污时需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血液体液时戴手套,手接触血液体液后立即用消毒液洗手。

5、工作中谨防针头刺伤皮肤。

6、血液沾污室内表面物品时,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7、污染血液体液的用物,应装入有标记的黄色污物袋(双层)送出处理或焚烧。

二、消毒措施--《医院感染护理学》第十章“特殊病原菌的感染途径及消毒”

1、对感染者和病人流出的血液与分泌物应就地试用含氯消毒剂等中水平以上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对地面、墙壁、家用物品、家具、玩具、被褥、餐(饮)具的消毒,可试用含氯消毒剂等中水平以上的消毒剂消毒。

3、对手与皮杜采用常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4、对储存HCV阳性血液及血制品的冰箱、冷库解冻后的冰水可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含有效率mg/L),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30分钟后牌坊。冰箱内外壁,亦可用上述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5、对实验室污物的处理,可将用过的耗材用含有效率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必要时可彻底焚烧。

职业防护

1、接触患者前穿戴手套、帽子及口罩。2、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防锐器伤。3、加强手卫生。4、接种乙肝疫苗(基因重组疫苗)3针。

疾病名称

丙型病毒性肝炎(乙类传染病)

病原菌及特点

丙型肝炎病毒(HCV),对有机溶剂敏感,10%氯仿、煮沸、紫外线能使其灭活;血清经60℃10h或0.1%甲醛溶液37℃6h可使其丧失传染性;血制品中可用干热80℃72h或加变性剂使其灭活。--《传染病学(第八版)》

诊断依据--WS-

(一)流行病学史

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4、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

(二)临床表现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a.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b.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疸。

c.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d.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a.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b.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c.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a.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

b.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c.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

(三)实验室检查

a.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

b.血清抗-HCV阳性。

c.血清HCVRNA阳性。

典型症状

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可有轻度肝、脾肿大、低热或出现黄疸。慢性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肝硬化患者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

传染源

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WST-

传播媒介

传播途径

主要是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而传播。--WST-

潜伏期

2周~26周,常见8周。--WST-

隔离时间

隔离至肝功能正常,并且HCVRNA转阴。--WST-

接触者观察

医学观察6周。--WST-

消毒隔离措施

一、隔离措施

1、对患者进行接触隔离,床边或隔离室门口悬挂蓝色隔离标识牌。

2、可不戴口罩,但在防止血液溅起污染时,则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3、工作服易受血液、体液沾污时需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血液体液时戴手套,手接触血液体液后立即用消毒液洗手。

5、工作中谨防针头刺伤皮肤。

6、血液沾污室内表面物品时,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7、污染血液体液的用物,应装入有标记的黄色污物袋(双层)送出集中处理。

二、消毒措施--《医院感染护理学》第十章“特殊病原菌的感染途径及消毒”

1、对感染者和病人流出的血液与分泌物应就地试用含氯消毒剂等中水平以上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对地面、墙壁、家用物品、家具、玩具、被褥、餐(饮)具的消毒,可试用含氯消毒剂等中水平以上的消毒剂消毒。

3、对手与皮杜采用常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4、对储存HCV阳性血液及血制品的冰箱、冷库解冻后的冰水可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含有效率mg/L),按1:1的比例混匀,作用30分钟后牌坊。冰箱内外壁,亦可用上述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5、对实验室污物的处理,可将用过的耗材用含有效率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必要时可彻底焚烧。

职业防护

1、接触患者前穿戴手套、帽子及口罩。2、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防锐器伤。3、加强手卫生。4、严格检测献血员和血制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