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减毒活疫苗说明书武汉生物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3-13 17:44:34   点击数: 5 次
  

核准日期:年10月11日

修改日期:年10月18日

年08月26日

年09月28日

年02月08日

年11月11日

年12月01日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说明书

通用名称: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英文名称:JapaneseEncephalitisVaccine,Live

汉语拼音:YixingNaoyanJianduHuoyimiao

本品系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减毒株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入稳定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

有效成分:乙型脑炎减毒活病毒。

辅料:明胶、蔗糖、人血白蛋白。

已知残留物:硫酸庆大霉素

疫苗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复溶后每瓶0.5ml。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乙型脑炎活病毒不低于5.4lgPFU,稀释剂为灭菌注射用水,每支Iml。

(1)按标示量加入0.5ml疫苗稀释剂,待疫苗复溶并摇匀后使用。

(2)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3)8月龄儿童首次注射1次;于2岁再注射1次,每次注射0.5ml,以后不再免疫。

常见不良反应:

(1)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2)一般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

(3)接种疫苗后,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罕见不良反应:

重度发热反应:应采用物理方法及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2)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3)过敏性紫癜:出现过敏性紫癜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规范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性肾炎。

(4)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应及时就诊。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3)妊娠期妇女。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5)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1)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哺乳期妇女。

(2)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3)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异常浑浊等外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4)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如需放置,应置2~8℃于30分钟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5)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6)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品,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7)使用其他减毒活疫苗与接种本疫苗应至少间隔1个月。

(8)本品为减毒活疫苗,不推荐在该疾病流行季节使用。

(9)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10)严禁冻结。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疫苗为西林瓶包装。疫苗每盒1瓶,附乙脑稀释剂1支,稀释剂为安瓿包装。

18个月。

YBS0003和《中国药典》年版三部

国药准字。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WuhanInstituteofBiologicalProductsCo.,Ltd.

生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