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人就有1个乙肝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10-21 21:17:13   点击数:
  记得点绿盟,天天分红

有一次和朋友们聚餐。

其中一位朋友,两年前得过乙肝,大家说说笑笑,表面上若无其事,然而我注意到,其他人的眼神都会有意无意地留意着那位朋友,尽量不吃他筷子碰到过的那一区域的饭菜。

中国的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近一个亿,这相当于每十人中就有一个。

这么一来,几乎无法避免和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进餐。那么,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感染乙肝吗?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不会!

下面,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多点了解,更多放心。

乙肝病毒如何入侵?

人能感染上乙肝,罪魁祸首是乙肝病毒。

我们在谍战片里经常看到,秘密组织接头时都会对答一些暗号,对上暗号的才能互相接纳。乙肝病毒跟肝细胞的识别很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对暗号的行为。

进入人体后,病毒会通过血液循环路过肝脏。此时,病毒和肝脏细胞会通过一种叫「乙肝病毒受体」的东西来相认。

当「暗号」相对合,乙肝病毒会顺利进入到肝细胞当中,进而利用肝细胞的营养生长繁殖。

乙肝,真的不会从口入

人的口腔、食道、胃肠道的细胞,没有上面说到的那种「暗号」,乙肝病毒无法进入这些器官的细胞内。

另外,完整的消化道表面拥有自己强大的免疫系统,像配备了生化武器的军事防线一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乙肝病毒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

再加上,乙肝病毒的生长繁殖还需要很多物质的帮助,这些物质在肝脏中有,而在消化道是没有的。

因此,就算不幸吃到了乙肝病毒,也不必惊慌:病毒要么在你的肠道内被干掉了,要么就被排到厕所里了。不会因此而感染乙肝。

如果注射过乙肝疫苗,即使病毒进入了血液循环,也会被体内的抗体杀灭干净。这更是上了一层保险。

日美乙肝携带者可从事餐饮行业

朋友们吃饭时的场景,其实是不少朋友一直以来的误解。

病毒性肝炎有五种,分别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通过饮食传播的肝炎确实有,但那是甲肝和戊肝——经过治疗,数月就会痊愈,而且基本不会转为慢性,而其它类型的肝炎是不会通过饮食传播的。

早期,中国公共卫生机构对病毒性肝炎没有严格的区分,这也导致了对乙肝的歧视和误解。

实际上,无论一起吃饭的是急性乙肝感染、慢性乙肝携带者,或是「大三阳」「小三阳」——乙肝病毒均不会从口传播。

要知道,在美国和日本,即使从事餐饮行业的人也无需做乙肝方面检查。

国内,忌惮于此,多是因为心理上的芥蒂。

不从口入,从哪儿入?

虽然我们常说病从口入,但乙肝真的不会从口入。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因为共餐或接吻导致乙肝传染的真实报道。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谈、握手、拥抱、接吻等行为,也都不会传染乙肝。

血液和体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才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一些会损伤皮肤或黏膜的行为,例如共用剃须刀、牙刷,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污染了的针具(如针灸针、穿耳针、纹身针),还有性生活等是可能传染乙肝病毒的。

如果要和乙肝患者共同生活,医院或防疫站打乙肝疫苗,并定期验血检查自己体内是否有对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预防乙肝要从小做起

一、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我国目前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成分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不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没有传染性和致病性。

初次免疫时,全程需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三针。即注射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注射第2针和第3针疫苗。3针疫苗全部注射后才能完全有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和高危成年人群。

二、乙肝妈妈生的宝宝如何进行免疫预防?

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对乙肝妈妈生的宝宝,应在出生24小时内尽早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即在宝宝的一侧臀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另一侧臀部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之后,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针乙肝疫苗的注射。这种阻断方法可获得85-95%的阻断成功率。同时,为降低孕期宫内传播的风险,对于乙肝病毒载量较高的妈妈,可于妊娠晚期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应用适当的抗病毒药物。

三、乙型肝炎高危人群如何预防?

乙型肝炎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器官移植病人、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静脉吸毒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等。这部分人群应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复查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应维持抗体水平大于10mIU/ml。同时,上述高危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不共用注射器和针头、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如伴侣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性交时应带安全套。

四、意外接触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后如何预防?

如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且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可不做特殊处理。如既往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接种过疫苗但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或不详),应在24小时内注射-IU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之后,按0、1、6个月程序完成3针乙肝疫苗的注射。

通过上述的一番介绍,有没有少一点无谓的恐慌和误解?告诉亲友们正确的办法吧!

来分红,请猛戳阅读原文









































北京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