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同时我国也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常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研究报道,抗结核药物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有一定影响,肝损害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恢复时间长。因此,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同时,保护肝功能减轻肝损害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以抗乙型肝炎病毒及护肝治疗,结果发现,抗病毒护肝治疗能有效减轻肝损害,对肝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目的:分析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中给予抗病毒及护肝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年2月-年2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HBV-M)显示阳性;肺结核初治者,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乙型肝炎的同时还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经常酗酒,近3个月内服用对肝脏不良反应较大药物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抗结核、抗病毒的治疗,抗结核的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2HRZE/4HR作为标准,其中H为异烟肼,每日口服0.3g,持续用药6个月;R为利福平,每日口服0.6g,持续用药6个月;Z为吡嗪酰胺,每日服用1.5g,持续用药2个月;E为乙胺丁醇,每日口服0.75g,持续2个月。抗病毒的治疗给予剂量为mg的替比呋定治疗,每日1次,治疗前4周开始用药,直到治疗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胺来增加对肝脏的保护,剂量每次0.15g,每天3次,直到抗结核治疗结束停止用药。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无肝损或肝损轻完成化疗;有效:肝功能中度损害,中断化疗待肝功能好转后更改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无效:重度肝损终止化疗。分别在治疗15d及30d时对患者的ALT、T-Bil及AST水平进行测定,对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15d及30d时的ALT、AST及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抗病毒及抗结核的基础上加以甘草酸二铵进行肝脏保护,能够显著缓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源自:医院感染学杂志,年第26卷第一期。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