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检验科穆廷杰
HBV-DNA、HCV-RNA等是病毒的核心成分,是病毒复制及有传染性的标志,是病毒感染的最直接、特异和灵敏指标。急性乙肝时,HBV-DNA阳性超过8周可变慢性。在慢性感染时HBV-DNA可事例到肝细胞DNA中,称为整合型HBV-DNA,如HBV病毒基因已整合至宿主基因,治疗药物则难以到达,这是HBV不易从体内清除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基因,既可以定性,又可以定量,其临床应用价格有:
(1)病情评估: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是导致肝细胞免疫损伤的启动因素。血清HBV-DNA或HCV-RNA含量高低与肝脏病理损害程度相关,HBV-DNA或HCV-RNA水平越高,肝组织炎症反应越重。据此,通过定量检测HBV-DNA或HCV-RNA含理可以间接评估慢性肝炎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
(2)疗效观察: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前病毒基因水平愈高,疗效越差;水平愈低,清除病毒可能性越大。相应地,在治疗过程中,病毒基因水平下降愈快,完全治愈的机会越大。因此可将肝炎病毒基因检测作为预测和观察抗病毒疗效的一种手段。
(3)预后判断:(1)治疗或未经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毒基因水平保持稳定高浓度者预后不良;(2)垂直传播途径感染肝炎病毒者,病毒基因含量高,对各种抗病毒治疗的反应低,预后差;(3)病程中,尽管反映肝细胞损害的其它指标正常,但病毒基因水平经常波动者易发展为肝硬化。
(4)药效验证:任何一种抗病毒药物,用肝功能或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来评价其疗效,均不够敏感和及时,若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复制的被抑制程度,即病毒基因水平的高低来评价疗效,则较为理想。
目前检查乙肝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化验“两对半”,即乙肝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测定。但它检查的只是乙肝病毒的抗原和人体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并不能代表病毒本身,无法知道体内病毒的多少。
另一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即PCR法,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常规PCR法假阳性、假阴性率较高,重复性差,且不能定量。
近年,新研制成功的荧光定量PCR的出现为乙肝病毒的检测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大量临床标本测定结果证明,其特异性为%,灵敏度可达0.01fg(10^12mg),相当于2.5个乙肝病毒颗粒。荧光定量PCR对下列情况更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1.治疗前进行病毒定量检测,可以指导选择对症药品,避免盲目用药。
2.治疗后定量PCR可直接准确地测定体内病毒数量,有助于疗效的判断。
3.怀孕前进行定量PCR测定,有助于选择有利的怀孕时机。乙肝孕妇进行定量PCR检查,有助于使部分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所以说HBV-DNA定量检测指标降低在乙肝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乙肝转阴的前奏,也是康复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体内的HBV-DNA定量指标降低,病毒的复制繁殖才会停止,乙肝的彻底治愈才有希望。
一般以定量检测1.0×10^3copies/ml以下为阴性,以上为阳性。阳性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血液中含量高,传染性较强;阴性则相反,病毒复制已得到抑制,血液中含量底,传染性弱。
来源:网络
===============================
随手点击转至朋友圈,与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资讯!当然您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与您共同分享蓝韵检验的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