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抗先生:
细细想来,自己检查发现感染乙肝病毒已有15年了。初二的时候,学校组织体检,过了几天老师通知说“乙肝阳性”,然后发了一张通知书,让我到县防疫站进行详细检查。周末从学校回家,告诉了父亲这件事情,父亲有点惊愕,也很紧张。那个周末,他开摩托车载我去了防疫站检查。过了几天,结果出来:“大三阳,肝功能正常”。那之后,学校的校医找了感染乙肝病毒的同学去开会,说了一通很乙肝很危险,小三阳怎样怎样,大三阳又如何的严重,搞不好,就会进入“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后来校医就让我们拿了些药和打了些针,好像是维生素E、肌苷片之类的药。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时的校医对乙肝也是略知皮毛,甚至给我们打针的时候用的还是玻璃管的可重复使用的注射器(看过她用酒精灯和铝盒加热消毒,那消毒的效果真的不敢恭维)。
那时,父亲、妈妈和姐姐也去检查,结果父亲和姐姐都有抗体,妈妈全阴性。后来听说我的2个表弟、我的一些邻居也感染了乙肝,对这病多少还是有点恐惧。那之后几年,我又吃了一些药,没见有什么效果,虽然心里有点疙瘩,也就先放到一边。
高中的时候,我对生物和化学都很有兴趣,也曾经想过高考时考医,但后来因为语文考砸了,就只好去读了化工。后来到了广州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有同学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那时还叫这个)等学校学医,所以有时周末就去那里的图书馆看书。或许是对自己的病情的关心,那时就看了很多有关乙肝的书籍。也就是在那时,知道了乙肝病毒是什么类型的病毒、那些抗原抗体又有什么意义,感染了乙肝后一般有什么归转,也了解了那时乙肝的治疗水平。
从那时开始,我就定期去检查(每年2次)。年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肝功能异常(大三阳,HBV-DNA是10E7),就加密了检查的次数,ALT从50多、80多升高到了多,因为发现转氨酶异常时间比较短,就服用了水飞蓟素等一些护肝药,再观察了一段时间。结果到了4年,大三阳转为15阳性(定量检查E抗原很低,但E抗体比建议值低了很少的一点)转氨酶复常(ALT20~25)、HBV-DNA也第一次小于(之后的定期检查也有2次检查HBV-DNA是3次方,但之后就又回到了小于).虽然已经转好转,但直到现在,每年2次的定期检查还是继续。
10多年中,了解到了自己身边有很多乙肝病毒的感染者,大部分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有不知不觉中就好了的,但也有几个发展到了肝腹水甚至更严重的地步。
回想自己的历程,最大的体会是:无知让我对疾病产生恐惧,甚至有点为此而乱求医;求知让我更加坦然,也更加关心自己。
孤独的翅膀:
今年在我身边就亲眼看见了三例肝癌。
一位是我姑夫,三年前一场车祸后做术前体检,发现小三阳,但未放在心上。结果今年元旦发现肝区疼痛,医院就诊,先抓了几副中药。今年7月,感觉肝区和后颈处疼痛,医院做了CT和磁共振,确认是肝癌。第一次检查时,AFP一万多。9月又去了一次同济,AFP达到4万多,医生说,这是肝癌的晚晚期,钱对他来说已经没用了。医院只住了3天院,院方都不给动手术。连住院带拿药(开的全是止痛药)仅仅花了4千多。11月份,离开人世,74岁。
还有一个是某军级单位基建处招标办的主任,35岁左右,仕途如日中天。但他的那块肝就是基本被浸泡在酒精中了。10月感觉肝区疼痛,有一次喝酒回家后吐出来的东西,不再跟以往一样是酒菜而是血!医院就诊,两天后告知是肝癌,最多还有三个月。当时这个结论除了他自己不知道以外,其余亲友全都知道了。35岁,上有老下有小啊!
最后一个也是我亲戚,也是30多岁。国庆节在一起吃喜酒的时候,大家都还说他长的壮实。个把礼拜后,发现肝区疼痛。他吸取了姑夫的教训,直接去同济检查,发现是肝癌,中期,做了个手术,把瘤子拿掉了,目前暂时没事。
包括我自己!
2年前从外地打工回来在汉找工作,单位体检,发现大三阳,转氨酶偏高,被单位拒了以后,医院工作的亲戚介绍,他们一个同事开的方子治好了一个同济都不收的肝癌。于是,找他开了几个月的药。结果,两个月后,我的ALT从冲到了,胆红素以前检查一直都正常的,结果这次到了28,小便成冰红茶的那种红黄色,厌食。最终到同济住院三天,在那里跟同房的病友交流,我知道了退黄降黄疸是在降胆红素这个指标。出院后开始了抗病毒之路至今。
同样的乙肝患者,为什么却有着不同的心路历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从自然史上来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可分为四期:
一是免疫耐受期,二是免疫清除期,三是免疫转换期,四是免疫逃逸期。免疫耐受和免疫清除是个什么关系了。
免疫耐受主要存在于“大三阳”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期,免疫耐受性越强,病毒复制水平越高。即使血清病毒水平很高,免疫耐受性强也不会发病。然后随着年岁增长,免疫耐受性会逐渐衰落,免疫清除力会逐渐增强,使血清病毒水平逐渐降低。
大约有25%“大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发生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发病了就说明免疫耐受性相对变弱了,但耐受性的强弱仍有很大差异:刚发病的“大三阳”慢性肝炎仍有相当的免疫耐受性,病毒水平较高而肝脏病变较轻;随着时间推移,耐受性逐渐削弱,病毒水平逐渐降低而病变却逐渐加重;
换一种方式来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既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又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力,两种相反的力量以不同比例存在,于是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肝炎:特异免疫性低+特异免疫耐受性强——病毒清除少,复制水平高,肝炎轻;特异免疫性高+特异免疫耐受性弱——病毒清除多,复制水平低,肝炎重。
经过免疫清除期,大部分患者“大三阳”会转变“小三阳”,HBV-DNA转阴,肝功恢复正常,也就是免疫转换期。阿抗先生就是这种情况。
少数“小三阳”的患者肝功仍反复异常,HBV-DNA阳性。这是乙肝病毒在人体免疫作用的压力下,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毒不产生e抗原,而血清中抗HBe阳性,医学上称为免疫逃逸期。这种病人虽然表现为小三阳,但病情大多继续进展。
可以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过程就是机体与乙肝病毒斗争的过程,也是抗乙肝病毒免疫的发展过程。各人免疫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同,疾病的结局也有很大差异。
极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如果不经过抗病毒治疗,可能病变会逐渐发展,最终约有40%加重为肝硬化;但也确有少数患者会自然好转。
具体临床过程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过程是炎症反复活动,但不用药物干预也可能出现减轻,表现为“好好坏坏”经过,这是非常多见的情况。多数是肝纤维化逐渐增多,病变进展;也有免疫逐渐增强的患者,最后能够自然恢复。
第二种过程是炎症急性加剧:由于某些原因,有些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血清转氨酶升高到正常值的10倍以上、甚至出现黄疸,极度疲乏、恶性呕吐。比如“孤独的翅膀”就出现这种情况。此类患者经过住院治疗逐渐恢复,此时血清病毒可能检不出,“大三阳”可能也转阴。有人以为某些降酶药也能抗病毒,实际是大量复制病毒的肝细胞被破坏,病毒也被清除掉。等到炎症逐渐控制,血清转氨酶逐渐降低,此时多数人血清病毒还会逐渐增高。但也有少数人炎症活动后抗病毒免疫建立,而最终病情缓解。
第三种过程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恢复的;但也有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肝硬化,甚至癌变的,比如“孤独的翅膀”列举的病例。
上述慢性乙型肝炎的三种病情过程都可以有两种正反不同的结局:多数加重和少数恢复,我们很难对两种结局预先知道,而对治疗做出决定。健康和生命不能赌博,不能图侥幸,还是治疗吧。
Bhrwyg
觅健交流手机App
下载
各APP应用搜索“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