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区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区域,每1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带原者,加上此病毒可经由体液传染,身为带原者的准妈妈,想必会更加担心胎儿是否会因此成为下一个感染者。究竟乙型肝炎会带来什么影响,而患乙型肝炎的妈妈是否可以哺乳呢?我们请专业医师来为您解开疑惑。
本期专家:医院忠孝院区妇产科主任詹景全
乙型肝炎虽然是一种普遍盛行的疾病,但其实人体对于此病毒的自我治愈能力也很高,且得病时通常不会有特别的感觉,所以常常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患上后又自行康复;不过,准爸妈也不要因此就过于松懈,只有提早发现、提早预防,才能带给宝宝更健康的人生。
乙型肝炎传染率高詹景全医师表示,乙型肝炎带原者会经由体液传染他人,而传染途径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垂直性感染及水平性感染。
垂直性感染身为乙型肝炎带原者的准妈妈,虽然会经由血液传染给新生儿,但主要原因是在生产的时候,可能会经由产道或剖宫产伤口等的血液直接接触,造成垂直性感染,当胎儿还在子宫内的时候,其实被传染的概率很低,因为胎盘会对胎儿形成保护效果。
水平性感染詹景全医师说明,乙型肝炎除了能够经由血液传染他人,唾液、精液等体液也是传染媒介,所以和带原者谈话、吃饭或发生性行为时,都可能会造成水平性感染,因此才会特别强调在外用餐须注重公筷母匙的礼仪,若非必要,也建议不要随意针灸、纹眉、共享针头、刺青或穿洞等。
准妈妈须勤于产检已患乙型肝炎、且出现症状的准妈妈,一定要定时回诊请医师治疗,就算没有产生任何症状,也必须定期产检。詹景全医师表示,一般会在准妈妈怀孕约28周时进行乙型肝炎检测,但如果身为新居民可能会没有筛检过,就要主动提醒医师,请医师多加留意,千万不要因为乙型肝炎是不易产生症状的疾病,就轻易忽视;相对的,只要遵从医嘱,便可以妥善控制病情。
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詹景全医师表示,就算准妈妈身为乙型肝炎的带原者,若身体很健康,在短时间内其实不会对身体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肝功能检查甚至也会呈现正常状态;但如果有症状出现,准妈妈可能就会产生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倦怠等情形,影响到饮食状况,若无法进食造成脱水现象,可能就要紧急住院,维持电解质与水分的平衡。
至于胎儿方面,在出生之前其实没有太大影响,病毒很难透过胎盘传递至胎儿体内,因此被准妈妈感染的机会很低;但为了降低生产时遭到垂直性感染的机会,准妈妈一定要切记,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内一定要注射免疫球蛋白来进行被动免疫,但注射后的效果仅能维持短短几日,之后也要定时注射三针乙型肝炎预防疫苗,才算完成终身免疫。
平时应预防重于治疗詹景全医师叮嘱,对付乙型肝炎的不二法门,就是预防重于治疗。目前学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入学健康检查,无形中也让乙型肝炎患者减少许多,预防效果其实非常显著。
不过,如果准妈妈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已呈现阳性反应,待新生儿出生后,切记要尽快施打免疫球蛋白及三针疫苗,平时也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及餐具共享,才能有效降低乙型肝炎垂直性感染和水平性感染的概率。
准妈妈可放心施打疫苗若准妈妈在产检后,发现自己的乙型肝炎e抗原仍呈现阴性,就可以尽快施打疫苗,一共分成三次接种,为期半年,分别在第0、1、6个月注射疫苗,此疫苗一定要全部施打之后,才能在体内产生完整的抗体。不过,许多准妈妈会担心,怀孕过程中施打疫苗,是否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健康?詹景全医师表示,现在的乙型肝炎疫苗都是使用基因合成的方式制作的,只有病毒抗体,并没有病毒本体在里面,所以准妈妈不用担心接种疫苗之后会引起感染,更不要因为发现怀孕而终止注射。如果身为带原者的准妈妈正在进行治疗,也可以与医师讨论,毕竟药方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会采取较安全的药物,准妈妈不必太过担心。
此外,新生儿施打乙型肝炎疫苗也分为三次接种:第一次施打疫苗的时间为出生后3~5天,满月时施打第二次,最后一次接种则在出生满半年时。
患乙型肝炎的妈妈可以哺乳吗?
患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妈妈,基本上都可以亲自哺乳,因为母乳中也含有一些对宝宝有益的蛋白质,反而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妈妈不必担心会因此对新生儿造成感染。虽然曾有“宝宝喝奶时,不慎咬破乳头就会引起感染”的说法,不过,詹景全医师表示,若非大量出血,只是很小的伤口,其实血液中所含的病毒量也很少,所以妈妈并不用刻意换成瓶喂方式哺乳。
好孕妈妈的粉丝有乙肝妈妈吗?你们有成功阻断乙肝病毒的经验吧?说出来为乙肝妈妈们打气,好吗?
活动正在进行:你有亲情好故事,我有诚意送大奖!请打开,讲一个温暖的故事,博得新年好彩头!
分享文章留言互动有礼,高票留言将有福利,快带小伙伴们一起来玩耍吧~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新春大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