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一个名叫雷闯的青年人在反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简称乙肝)歧视中名声大震,获得“乙肝斗士”的美名。
而恰好在此后的十年,我国乙肝的防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资料,年我国▼
?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32%,较年的0.96%,下降了66%;
?5~14岁青少年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94%,较年的2.42%,下降了61%。
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诧异,一个社会活动家的呐喊,就那么容易将套在中国人头上“肝炎大国”帽子摘除了?
那么今后,一些危害国人建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等,发动几个知名人士出来吆喝一下就能得到控制,不也挺方便的吗?
非也!
当小编引领你进入我国乙肝防控的编年表,
你就知道,
除了吆喝,
政府和整个社会,还做了些什么。
▼
其实,真正在防控乙肝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是乙肝疫苗和政府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导的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头顶“乙肝大国”这个恶名已经多年了。乙肝的报告发病率一直雄据我国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榜首。据统计数据,年我国乙肝占甲、乙类传染病的31.9%,全国乙肝报告发病数仍达90多万病例,广东省、广州市的乙肝发病率同样也是排在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前列。
在这里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乙肝的传播知识。
乙肝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孕妇分娩时由母亲传染给婴儿;
●不安全的注射和输血;
●性接触;
●儿童与儿童之间传播。
虽然乙肝病毒传播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熟知的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通过与受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的传播效力,乙肝病毒的感染力比艾滋病毒高50至倍。
这就足以说明乙肝为什么可以雄据传染病发病率的榜首。
多年来,为了控制乙肝的传播,政府花了很大气力推广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加强卫生宣教、加强卫生监督、加强输血管理、推行一次性卫生针具等,为减少乙肝传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上面所提的措施并不能真正起到切断乙肝传播的作用。
尤其针对是母婴传播,一般的预防方法通常难以奏效。
另外,与乙肝感染者的一些日常接触,也或多或少存在传播风险并难以防范。
只有乙肝疫苗,才是预防与控制乙肝传播的重大杀器!
它堪比我国研发被誉为“东风快递”的新型导弹,可精准并全方位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它可以预防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的感染,尤其是在阻断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至婴儿起了关键的作用。
乙肝疫苗从问世开始,就显示出它在防控乙肝中的巨大威力和潜力。年,国家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实行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策略,并要求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一剂次的乙肝疫苗接种,并在1月龄、6月龄各接种第二、第三剂次,即所谓0、1、6程序。
自从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之后,广州市的乙肝防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
●年,广州市开始小范围接种乙肝疫苗;
●年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自费);
●年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俗称免费的一类苗)。
--------------------------------------------------
乙肝疫苗接种率大幅度提高,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由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时的66.76%提高到年的97.57%。
经过实施以上几个阶段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广州市乙肝防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9岁以下儿童乙肝HbsAg(表面抗原)携带率从年的11.5%降至年的0.5%,下降了95.7%;
年我市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进一步下降至0.48%,提前实现了国家制定儿童HbsAg低于1%的目标。
全人群的乙肝感染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年广东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为17.85%,而年广州市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为12.45%,下降幅度为30.25%。
这说明,我国乙肝感染大国的摘帽子工程,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当小编引领你至此,你应该清楚,从生物学防制的意义来说,乙肝疫苗,是当之无愧的乙肝斗士了吧!
但目前,我国人群从总体而言,HbSAg阳性率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这是因为,尽管十多年来,乙肝疫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儿童,故儿童的HbSAg携带率是下降了,但既往已感染了HbSAg的人群(以成人为主)仍会长期处于HbSAg携带的状态中,甚至伴随他们的一生。
此外,一部分人群,虽然目前没有感染乙肝,但由于没有接种乙肝疫苗而获得免疫力,这部分人处于“免疫空白”状态,他们在今后的生涯中,都或多或少会遭遇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因此,从安全出发,为了对社会负责、也为了对自已负责,建议这部分“空白”人群也接种一疗程的乙肝疫苗,加入”乙肝斗士“的行列。
温馨提示!
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成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技术指南》,接种乙肝疫苗前,并不需要进行抽血检查”两对半”哦。
目前,我国消除乙肝的任务仍任重道远,“战斗正未有穷期”。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既需要雷闯式的斗士,在反“乙肝歧视”中走在前列,也需要乙肝疫苗这个“生物学斗士”,在未来与乙肝的长期斗争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