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乙型病毒性肝炎 >> 患病危害>> >>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1-3-27 10:44:02   点击数: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pf.39.net/xwdt/131204/4302713.html

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病原体,属嗜肝DNA病毒科。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和结构如下图:

乙肝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呈3种形态的颗粒结构:直径约42nm的大球形颗粒、直径约22nm的小球形颗粒以及管型颗粒。①大球形颗粒为完整的病毒颗粒,由包膜和核衣壳组成,包膜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糖蛋白和细胞脂肪,核心颗粒内含核心蛋白、环状双股乙型肝炎病毒DNA和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是病毒的完整形态,有感染性。小球形颗粒以及管型颗粒均由与病毒包膜相同的脂蛋白组成,前者主要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形成中空颗粒,不含DNA和DNA多聚酶,不具传染性;后者是小球形颗粒串联聚合而成,成分与小球形颗粒相同。

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是cccDNA。这种原始模板是怎样形成的呢?乙肝病毒的基因组(DNA)是由两条螺旋的DNA链围成的一个环形结构。其中一条较长负链已经形成完整的环状;另一条长度较短的正链,呈半环状。在感染肝细胞之后,这条半环状的DNA链要以负链为模板,在催化剂──乙肝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长,最终形成完整的环状。其繁殖过程如下:

HBV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输血和血制品)。其次是母婴传播,即分娩前后及过程中由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感染新生儿,母乳喂养也可导致母婴传播,该传播途径在中国占很大比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40%~50%的患者均来源于母婴传播。第三是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病毒。第四是医源性传播,如消毒不彻底、不安全注射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hbwh/11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