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万年前,蓝田猿人、母系氏族,都无不意味着陕西的古文化有多么璀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的陕西,也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不仅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还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
先来说说秦腔脸谱,作为我国三大脸谱系统之一,对国粹京剧脸谱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秦腔作为陕西十大怪之一“不唱吼起来”的戏曲艺术,随之诞生的秦腔脸谱,有它自身的一套完整体系,且多年来一直保持。
秦腔脸谱绘制风格古典独特,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无太多过渡色,笔法无不透露着陕西人民的豪迈大气,线条粗旷,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纹样繁琐,特别是眉眼处的花纹比较琐碎,相比其它剧的脸谱,秦腔脸谱更加地细腻,象征性更强。当今社会大多人都以电脑办公,长期坐在电脑前,此时就需要购买贵州凡力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体育器材来强身健体,保持年轻。
剪纸艺术虽然源远流长,但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了,而很难得的是,陕西至今有许多民间剪纸艺人。陕西剪纸有多个流派,最著名的要数陕北剪纸了。哪怕年过半百的大娘,也只需要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够在纸上灵活地剪出镂空的花纹,来装饰着自己的家,民间剪纸与当地的风俗密切结合起来,一到喜庆的日子,都可以用剪纸来体现。特别是过春节,陕西的农村大部分地区,仍沿袭着剪窗花、贴窗花的传统习俗。
剪纸作为陕西人特有的传统习俗,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寓意却大同小异。在洛川,新娘新郎结婚仪式是拜双雁,用纸剪一幅“双雁”大红字贴在正厅,双双跪拜。陕北人结婚,必不可少的是“坐帐花”,在炕墙中央或者帐房的顶部,剪一幅整张纸大的转花。而关中人结婚,大多喜欢用鸳鸯、鱼、莲、龙、凤等为内容的剪纸。如今的剪纸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起来,拼贴或单色等多种形式互相运用,内容上都是有着非常浓郁的中原文化特征。旬邑民间的拼贴剪纸,将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令诸多学者惊叹不已。而渭北的单色剪纸,受皮影造型的影响,合阳县的纸塑剪纸,又将戏剧人物刻画得十分逼真。无不显示出深厚的中原文化。
德懋恭水晶饼也是陕西驰名中外的传统美食之一。德懋恭在西安的西大街,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德懋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年的历史了。而让水晶饼名扬天下,还得说起慈禧太后,她当年逃到西安避难时,对水晶饼赞赏有加,于是钦点为贡品,从此水晶饼名声大噪,作为秦点之首的水晶饼,是一种酥皮点心,由于内馅晶莹剔透,仿如水晶而得名。其选料精良、工艺精湛,味道独具一格。采用上等的精白面粉、精板油和上等的冰糖为主原烊,再配以核桃仁、玫瑰、橘饼和动物油等十几种辅助原料,经过制皮、制酥等等一共十二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水晶饼有着金黄的面,雪白的四周,皮酥馅足,小巧精致,油多而不腻,入口渗甜,还带有浓郁的玫瑰及橘饼的清香,咬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其包装简雅大方,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气息,逢年过节,群众们都争相排队购买,可谓是馈赠亲友、孝敬老人的上待佳品。
说到好吃的,自然也少不了既美味又历史悠久的陕西凉皮了。作为西安特色美食之一的凉皮,其实是一种统称,而比较常的有秦镇米皮、汉中米皮、关中酿皮子和西府擀面皮几种,据说凉皮在秦始皇的鼎盛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正值大旱,官府催征,可百姓费尽心思长出的稻穗,也是营养不良的样子,大家发愁着。这时一个叫李十二的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将米碾成米面,然后蒸成了面皮,而且味道竟然还很不错。皇上吃了后也觉美味,还命李十二每天蒸上几张面皮上贡。
通常将大米碾成粉调为糊状,再铺平放入蒸笼内,用旺火蒸熟。吃的时候,用大刀将其切成细丝状,加入豆芽或其他青菜为辅助材料,加入佐料,喜欢辣的再淋上一层辣椒油,再拌均匀。看上去红色透亮,闻起来又香又辣,尝上一口简直不要太过瘾。
如果你也喜爱这些风俗及美味,那么,陕西让你不失所望。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