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11-29 17:43:04   点击数: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二、如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阻断HIV母婴传播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预防孕妇感染HIV;

2、及早发现感染HIV的孕妇;

3、建立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系统;

4、开展避孕和生殖健康服务;

5、已怀孕的HIV感染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终止妊娠或绝育;

6、干预性治疗(药物阻断);

7、行为干预(减少性伴、使用安全套、戒毒等);

8、产科干预(避免侵入性操作);

9、改变喂养方式

三、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亦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四、如何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孕妇可于孕期28~34周对高病毒载量(HBVDNA>6log10拷贝/ml)的孕妇采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进行母婴传播阻断。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五、梅毒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感染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4年以上性接触的传染性十分微弱。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孕妇即使患有无症状的隐性梅毒还具有传染性。

六、如何阻断梅毒母婴传播?

1.规范治疗梅毒感染孕妇:为梅毒感染孕妇提供规范(全程、足量)的治疗,以治疗孕妇的梅毒感染和减少梅毒母婴传播。

2.适宜的安全助产: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梅毒螺旋体经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的危险,减少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感染梅毒的机会。

3.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应当对孕期未接受规范性治疗,包括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的青霉素治疗,接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或在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抗梅毒治疗的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预防性治疗。

4.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和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也非常重要

美化排版:魏百宁总编辑:张保荣终审:魏波

推荐链接

拜城县召开“五找五查五做”活动动员大会

我县掀起学习自治区重大部署精神学习热潮

拜城县全民健康体检正在进行中

拜城县召开全民健康体检动员大会

系列评论: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小儿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hbwh/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