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hbv)通过皮肤、粘膜进入机体后,迅速通过血流到达肝和其他器官,包括胰腺、胆管、肾小球基底膜、血管、皮肤、白细胞和骨髓细胞等。hbv在肝外组织中可潜伏下来并导致相应病理改变和免疫功能的改变。
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发生机制还未充分明了,但有证据表明,免疫耐受是关键因素之一。由于hbeag是一种可溶性抗原,hbeag的大量产生可能导致免疫耐受。
近年来注意到各种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在严重肝损害的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1、6(il-1、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及慢性迁延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这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可能与t细胞与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也可能是机体清除病毒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