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乙型病毒性肝炎(通常简称之为乙肝)患病人数最多。它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导致肝脏炎症损伤的一种疾病。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国家,河南又是高发地区。每年发现的乙肝病毒感染人数和乙型肝炎发病的人数众多。
很多人以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就是得了乙肝;一旦感染了乙肝,就永远也治不好了,接下来就是肝硬化、肝癌。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和错误的。首先,感染了乙肝病毒并不等于就得了乙肝。再者,乙肝的确是不容易治愈,但并非不能治愈。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和基因诊断治疗研究水平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很有把握地降低乙肝的传播和发病、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出现,同时也是可以治愈部分乙肝的。
也许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才能治愈乙肝?其实,治愈乙肝不是梦想!但是必需要有三大条件:1、合适的药物和给药方法,或者说是治疗方案;2、恰当的治疗时机,早了、晚了都不行;3、激发、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参与。
如果将人和乙肝病毒的关系和乙肝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比作一场战争,实际上它真是一场战争,只是我们只能感觉到但看不到。那么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战争的形态和模式是怎样的?我们怎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战胜乙肝?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场战争是怎样发生和演变的。
侵入我们人体导致乙肝的敌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那么,什么是战胜乙肝的力量?基因指导下的药物治疗,是外部的力量。毛主席教导我们,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最后彻底战胜乙肝,必须依靠我们体内的抵抗力量,也就是人体的免疫力的参与。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作战方式。
一、人体的免疫力的构成和作用方式
人体免疫力,就是人免除疫病的能力。对人体而言,它就是一支保卫安全的武装力量,对抗着形形色色的各种病原的侵害,包括现在我们要谈的乙肝病毒。
先说说这只武装力量的组成。人体的免疫力分为两大部分。
首先是先天固有的免疫机能,由人的皮肤、粘膜、胃酸、肠液等等组成,好比是城墙、堡垒、护城河、铁篱笆,它们的任务是阻挡一切不是自己身体里来源的、比较大的微生物和异物的进入。一旦有他们的侵入,等待他们的是民兵和保安,也就是脏器组织内的吞噬细胞。它们常驻在固定的组织中,在肝脏里的这些吞噬细胞的名字叫“枯否氏细胞”。它们时刻保持警觉,发现异物和病菌的入侵,就立即将他们围起来,吞噬消化掉。这种先天性的免疫能力遍布全身,是全民皆兵的防卫工事和人民群众武装,是人体免疫力的基础。
另外一部分力量则更为庞大,是出生后在与入侵敌人的战斗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所以称为获得性免疫力,这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也就是人体的敌人)主要的和机动的武装力量。它是一支由多兵种构成、分工明细、数量庞大、机动作战的合成军团。主要兵种和作战方式有:
1、侦察兵:体内的抗原递呈细胞,它的任务是在体内四处游荡,发现可疑分子,对他们进行扒衣、搜身、查验,一旦发现是敌对分子,就对他们立即记录他们的特征,将情报信息递呈给信使淋巴细胞。它很重要,如果他不够机敏,没有发现敌人,战斗就无从发起。侦察兵有记忆功能,一旦认出敌人,即使隔了很多年,再见到时仍然可以回忆起来。
2、传令兵:是一个系列的淋巴细胞,一个连接另一个,形成一个链条。它们负责将抗原递呈细胞呈上的情报传给武装力量的指挥中心和将军们,同时下传指挥中心的反应指令给作战部队。如果这个传递链上的任何一个生病了、牺牲了,传递链中断,也会导致不能发起抗击敌人的作战。
3、指挥官:人体中的代号CD4的辅助淋巴细胞(主战派)和代号CD8的抑制淋巴细胞(主和派),接到信使淋巴细胞传来的情报后,决定是释放细胞因子发出指令调动作战部队出击还是收兵。CD4和CD8的比例决定着指挥中心作战的决心和能力。CD4占优,则免疫反应的战斗坚决和强大;而CD8占优,则战斗意志涣散,免疫反应减弱。
4、陆军部队:是遍布在全身的组织中的T淋巴细胞的效应细胞,称为杀伤淋巴细胞,它们是野战军,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集结。它们由各种能力的士兵组成:有的是神风特攻队,可以靠近粘附敌人引爆炸弹与之同归于尽;有的可以大肚吞噬敌人;有的可以给敌人或者敌人藏身的细胞注射毒液和释放毒气,使敌人和细胞一同毁灭;等等,是免疫反应的主力军。
5、海军导弹部队:是在全身血液中和体液中流动的B淋巴细胞。它们接到作战指令后,立即游向敌人,包围敌人。并根据敌人的形状特征,制造出针对性的“寻的导弹”。这种导弹可以在全身流动巡航,寻找目标,发现敌人立刻粘附上去,使其不能随意动弹,然后引爆毁灭它或由吞噬细胞也就是民兵保安们包围杀灭。这种导弹就是医生们说的“抗体”。一种疾病的战斗过后,可以产生针对引起这种疾病的病毒的抗体导弹很多,可以在血液内存在很多年。以后再有同样的病毒就会被立即消灭,所以就不会再得同样的疾病。
6、军事基地和兵站:全身的淋巴结和脾脏,这里有大量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遇到对敌作战时会大量增殖,扩充兵员,支援发生战斗的部位。这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出现淋巴结肿大或脾脏肿大。
二、人与病毒战斗的模式:不同的免疫反应和结果
模式1:速战速决的小规模遭遇战。
入侵的病毒数量少,人体的免疫力量兵种结构健全,侦察兵机警,野战部队数量占优,作战力强。少量病毒一旦突破人体防御工事侵入人体,首先被地方民兵武装(吞噬细胞)发现,立即进行阻击战斗。进入人体组织的少量敌人被侦察兵认出,发出信号,逐级传递,无需免疫系统全员参战,只需部分部队参战,病毒就立即被消灭。不仅敌人入侵没有得逞,还训练了侦察兵,提高了他们的警惕性,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制造了部分寻的导弹(抗体),用不完还储存起来。人因此获得对乙肝的抵抗能力,可以防御乙肝病毒的再次感染。现实中的大部分人感染乙肝病毒的模式就是这样的,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是对人体最为有利的一种模式。乙肝五项检查是第二项表面抗体阳性。
免疫接种,俗称打预防针,就是利用少量的和乙肝病毒很像的东西,冒充敌人,注入人体,引发上述战斗,过后人体获得免疫抗体。如同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
模式2:速战速决的大规模歼灭战。
如果入侵的乙肝病毒数量多、毒力强,病毒很快突破人体防御工事,冲破地方民兵武装(吞噬细胞)的阻击侵入人体。而同时人体的免疫力量兵种结构健全,侦察兵机警,野战部队数量庞大、作战力强,基地的反应补充能力强。人体就会立即发现敌情,启动全部免疫系统可作战的武装力量全面进行战斗,包围清除病毒,力图恢复平安。经过数天或数月的激烈战斗,最终还是免疫部队渐渐占据优势,最终全歼敌军,清除所有乙肝病毒,并剩下大量抗体,获得了对病毒的免疫力。但于此同时,激烈的战斗常常使战场一片瓦砾,满目疮痍。这个战场就是我们的肝脏组织,免疫抗病作战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器官组织炎症损伤和细胞坏死。释放的炎症物质如同战场的硝烟,满布全身,引起全身的反应如发热、乏力、不想吃东西和周身难受,常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慢慢恢复元气。这就是急性肝炎,常常需要住院治疗。还有下面讲到的慢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在急性发作阶段,也是这种战斗模式。但炎症过后最终毕竟是乙肝好了,也算有所付出有所收获。乙肝五项检查常先是大三阳,战斗结束后转为第二项表面抗体阳性。
如果是人来指挥战斗,会考虑战场建筑、设施的保护,不至于用重武器将城池夷为平地。但免疫反应的部队可不会考虑这些。有时,敌人也很顽强,战斗就异常激烈,最后敌人被全部消灭,但战场的建筑设施也被全部摧毁。也就是说,作为免疫反应的战场的肝脏,也被无情地摧毁了,呈现的是大块大块地炎症坏死,肝脏功能迅速地衰竭。人没有了肝脏,就迅速死亡。这就是医生说的“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又叫“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是肝病科病死率极高的危重症。
模式3:旷日持久、此消彼长的拉锯战。
入侵的病乙肝毒数量多、毒力强,人体的免疫力量兵种结构不太健全,侦察兵能力还算过得去,野战部队数量也不是十分庞大,疏于训练,作战力不强。病毒也是很快突破人体防御工事,冲破地方民兵武装(吞噬细胞)的阻击侵入人体。侦察兵虽然能够及时发现敌情,人体会启动全部免疫可作战的武装力量全面进行战斗,力图包围清除病毒,恢复平安。但无奈作战力有限,不能消灭病毒。免疫力强势时病毒就被歼灭一部分,一旦免疫力减弱,士兵们军纪涣散、疏于防御时,乙肝病毒又扩增军队数量卷土重来。此消彼长,你争我夺,反反复复,历时数年、甚至几十年,经过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中小规模的战斗,还是不能全歼敌军、清除所有乙肝病毒。于此同时,长期的战乱终将使战场满目疮痍、百业俱废,街巷里垃圾遍地,田地间杂草丛生。肝脏组织长期处于反反复复的炎症、小片状坏死、疤痕修复的活动过程中,越来越硬,逐渐成为肝硬化。乙肝五项常常是大三阳或小三阳,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能反复异常。这就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常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才能控制病情进展。
模式4:持续战斗、我强低弱的暗战。
常常是上面的歼灭战或拉锯战的演化。在战斗中,免疫的力量逐渐增强,压制敌人使其数量逐渐减少,扩增能力减低了。但由于没有抓住时机一举彻底歼灭,少量病毒存活下来,在堡垒(肝细胞核)中躲藏起来,很长时间不出来活动,免疫部队一时也找不到它。偶尔小股病毒出来骚扰,很快被消灭,但藏身的病毒还是不能杀绝。肝脏发生的炎症病变很少或没有,甚至可以进行一些修复,重建家园。这是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医学上成为免疫稳定期、无症状病毒携带期。如同抗战时表面稳定、小摩擦不断的国共合作期。乙肝五项常常是大三阳或小三阳,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能基本正常。
因为乙肝病毒躲藏在肝细胞核中,有时会干扰人体肝细胞DNA的复制,激发癌基因,导致肝癌。所以慢性乙肝的患者,肝癌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正常人。
模式5:两军相安、和平共处的和谐停战期。
如果人体中免疫军团的重要兵种缺失,或者能力低下,就会导致整个免疫系统不能发挥作用。例如:侦察兵抗原递呈细胞不能识别敌人、不能有效提供敌人特征的情报;某个传令兵(淋巴细胞克隆)丧失或没有作用,导致信息传递链条中断,情报不能有效传达等。人体作为侦察兵哨兵的抗原递呈细胞是出生以后发育的,如果在这之前就感染了乙肝病毒,它就把病毒当成自身本来有的革命群众,不把它当成敌人。每天送出的汇报都是平安无事,免疫调节中枢就一直不发出抗击的指令,病毒在体内体面生存、大量繁殖,但不主动损坏肝脏。由于没有战斗发生,也就没有战场的破坏,肝脏完好无损。如果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体内就是有病毒存在,血液有传染性,但是不影响健康和寿命,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免疫耐受期”,这样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称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时体内有大量乙肝病毒,复制活跃,DNA水平很高,但是人体的免疫也不识别它们,形同路人。免疫系统不反应不启动,两军相安无事,和平共处,没有丝毫战事。战场上鸟语花香,一片和平景象。肝脏完好如同健康人。检查上,乙肝五项是大三阳,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能长期正常。
中国的乙肝,很多来源于母婴传播,也就是一出生(部分甚至在子宫内)就感染了乙肝病毒,常常表现为这种状态。
如果这种状态延续终生,人的肝脏可能会一直保持完好,不需用药。但是这只是愿望,许多病毒携带者会在某个时间,由于劳累、饮酒、其它疾病发作等等原因激发免疫系统。这时侦察兵们突然觉醒了,认出乙肝病毒是可恶的敌人,从而引发模式2的激烈战斗,出现急性发作,战斗的结果是要么清除病毒,最终胜利。要么转化模式3的拉锯战,成为慢性肝炎。所以这个时期虽然不用药物治疗,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长期不管不问。必须定期复查。
以上是对人体和乙肝病毒这场战争的上方兵力、兵种和战斗模式的介绍,下一讲,我们来说说这场战争的自然状态发展规律和进程,以及外部力量(医生和药物治疗)干预的影响和结果的分析和评述。患者朋友们,静候!
(郑州医院感染科张国强)
选自《好大夫在线》
——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怎样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