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所有脏器中,肝不仅是意志坚强的一个,还是身体素质相当不错的一个。即使遭受病痛,也会默默独自承受。即使因为病变而被切除2/3,它仍会一边照常工作,一边修复再生。由此看来,肝的忍耐和自我吸收消化能力是超级强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顾肝脏的感受,随意去伤害它,因为除了人体对肝脏的损害以外,肝脏还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危害。
来自自然界的邪气侵袭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界里的不利因素作用于人体也会导致疾病。自然界中对人体有致病作用的因素称为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在中医中被称做“六淫”。“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这不仅是一个气候变化失常的概念,而且是一切外感病邪的总称。肝病的病因则与风、寒、湿、火这些邪气关系密切。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多从皮毛侵犯人体,且多夹寒、湿、热邪。如有的肝病患者,起病即有发热、恶寒、无汗或恶风、有汗,周身不适以及发病急躁,都是风邪所致。说明风为阳邪,有善行多动、轻扬开泄等特点。
寒为冬令主气,寒邪致病尤以冬时为重,其他三季也可能发生。寒邪多夹风、湿、热邪。常见肝病患者出现发热,身痒,全身皮肤、眼睛发黄,脘胁苦满,呕吐泄泻,腹胀腹水等症状,都是寒邪所致。说明寒邪有易伤阳气,收引主痛的致病特点。
湿为长夏之气,发病多在夏秋之交。这时候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或因脾不运湿,水湿内停中焦再受到自然界的水湿外袭所致。且多夹寒、热之邪。表现为全身皮肤、眼睛发黄,脘痞腹胀,头重昏沉,就像裹了一块湿毛巾,四肢无力又沉重得抬不起来,腹泻,小便短涩,舌苔白腻等症状,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者,均为湿邪所致。说明湿性重浊、黏滞和易伤阳气的致病特点。
火与热相类同,火热既代表阳热一类的致病因素,如温邪、热邪、暑邪以及某些疫疠病邪,也有别的邪气在体内转化成火热之邪。患者出现高热,面红目赤,口渴喜喝凉开水,皮肤、眼睛发黄,大便秘结,小便又黄又少,甚至出现手足躁狂、抽搐震颤、出血等症状。说明火热之邪具有易耗气伤阴、生风动血的致病特性。
由于湿热、热毒等外邪从体表侵入体内,聚集于脾胃,阻碍了脾胃之气的正常运行。虽然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但当不能运化正常水湿时,水湿便停留于脾胃,不但影响了脾胃的正常活动,而且还会郁而化热,热和湿越积越多,这两种邪就会影响肝和胆,湿热之邪壅塞在肝胆,阻遏肝胆气机的畅行,造成肝胆湿热。
外邪有时还和季节、气候以及饮食等有关,如暑湿内侵常发生在长夏季节,造成肝胆湿热。寒邪入侵多发生在环境寒冷的时候,或者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例如瓜果等。寒邪会收引凝滞气血,使气血不能运动,导致疼痛。
病从口入——来自饮食的危害
首先,饮食不洁净是发生肝病特别是甲型肝炎的重要原因,当食入被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后,就可能导致病毒在肝脏内大量繁殖,而出现疾病的表现。饮食偏嗜也是造成肝炎的原因之一。饮食偏嗜包括喜欢食用肥甘厚味、辛辣、酒精及其制品。其中尤其是嗜酒,最能酝酿湿浊,化热伤津,容易引起肝脏损伤,常常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诱因。据统计,每天饮酒毫升以上的人,比不饮酒的人出现肝硬化的危险性要高25倍。因为饮入的酒精主要靠肝脏进行氧化分解,长期嗜酒将使肝细胞受损变性。
不容忽视的传染源
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因此从病因学角度来看,病毒入侵是其发病的首要条件。肝病病毒在中医学的范畴中属于一种湿热毒邪,具备一般湿邪黏着缠绵的特点,而且具有传染性。就肝病而言,湿浊内蕴是发病的重要内因。据观察,许多病毒性肝病患者,发病之前或愈后复发之际,大多有一段脾胃失运的表现。正因为病毒是肉眼无法看见的,所以了解肝病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迁延或痊愈,应以现代医学对肝病的常规理化检验为主。
传染性肝炎现在已知有多种类型。
甲型肝炎患者在发病的前10天,粪便中就排出病毒,直到发病后2周才停止。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蔬菜、食品、用具等都可以引起流行。通常好发于儿童,秋冬季多发,潜伏期25~45天,急性起病,多有黄疸,不会有慢性病毒携带者,不形成慢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各种体液排出体外,如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月经、眼泪、小便、汗液等,其中体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被认为传染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传染途径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感染、静脉注射毒品等)和性传播3种。好发于成人和儿童,多散发,无季节性,潜伏期70~80天,慢性起病,多无黄疸,有慢性病毒携带者,可形成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传播,好发于成人,多散发,无季节性,潜伏期15~天,慢性起病,多无黄疸,有慢性病毒携带者,可形成慢性肝炎。
丁型肝炎传播途径与乙型相似,好发于成人,多散发,无季节性,潜伏期28~天,慢性起病,多无黄疸,有慢性病毒携带者,可形成慢性肝炎。
恼怒伤肝是非常重要的情志因素
中医的肝在五行中属木,同树木一样喜欢枝条伸展,假如树木的枝条被绳索捆绑就很不舒服,其生长就受到很大影响。人体也是一样,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肝的气血就不能流通;情绪激动、暴躁愤怒,都会使肝气的运行方向紊乱,经络不通。胆附于肝,肝胆经脉分布于肋,因为情志受伤导致肝气郁结,就会出现鞋类胀痛,也简称为肋痛。
情志不调,导致肝功能失调,肝气郁滞,是形成肝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心情不舒畅、发怒、焦虑、忧郁等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都会使肝气郁滞,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致使奥迪括约肌和胆囊管发生痉挛,使胆汁不易排出而滞留在胆管,胆汁分泌、排泄异常而发病。
由情志失调引起的肝病,在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如果是闷闷不乐时间久了肝气就不能正常运行,郁结在体内,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而发生疾病,一般属虚证。而暴怒使肝的气机逆乱而导致的疾病,也就是所谓怒而伤肝,则属实证肝病。
过度劳累也会伤肝
在同一肝炎流行区域,甚至在同一个家庭中,有人因感受外邪而发病,有人却身处邪气之中而安然无恙;同样是得病,有的病重,有的病轻,有的容易康复,有的却迁延难愈。其中关键在于机体抗病能力的不同。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正气。往往劳逸不当,特别是过度劳作,在日积月累中就会耗伤正气,导致肝虚。此时一旦置身流行区域,虚处受邪,最易生病,且迁延难愈。如有一些肝病患者起病于突遭忧患或极度辛劳之后,就是例证。
劳逸因素包括过劳和过逸。过劳是指过度劳累,以致形神损伤。因劳倦致病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体力过劳,可使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正气不足;二是思虑过劳,可使心血暗耗,渐至心神亏损,失眠健忘;三是房事过度,可使肾精衰竭,精神萎靡。以上均可使人正气不足,抵抗力弱而得疾病。过逸是指生活过于舒适,体力消耗太少,经络不畅,气血不通,变生百病。活动量太少,脂肪在体内不断堆积,也是形成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原因。
体质虚弱也是致病原因之一
首先,经常性脾胃虚弱,或者久病损及脾阳,以致阳虚则生内寒,寒湿阻塞中焦,气机闭塞不通,血行不畅而又导致腹痛、胁痛、食欲不佳。而寒湿之邪在体内郁积多了,使得肝的运动也受到影响。此外,寒湿都是阴邪,会使胆汁运行受到阻碍,离开胆管而溢出肌肤成为阴黄。
也有的一贯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而水湿内停,同时自然界的外湿也乘虚而入,内外湿邪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在体内日久蕴积而化热,湿热作用于肝而发病。同时,手术伤气伤血,血流运行不畅,滞留局部而成淤血,阻塞脉络而致病,出现胁部刺痛。若痰瘀互结,日久不散则变生肿块。
其次,高龄、久病或手术后的人,精血耗伤,使得肝阴不足,血虚不能养肝,阴虚不能柔肝,患者出现胁肋隐隐作痛。久病体虚、疲倦过度,或失治、误治,均使精血亏损。也会使肝阴不足,使得肝的络脉得不到营养而出现隐隐作痛。同时,手术伤气伤血,血流运行不畅,滞留局部而成淤血,阻塞脉络而致病,出现胁部刺痛。如痰瘀互结,则日久不散则变生肿块。
再次,久病或者原来脾胃有病,不能运化水谷,水湿蕴积,阻塞气机,同时气血生化失去来源,气虚保卫身体的力量不足,邪气容易乘虚而入,内外邪气合在一起,内迫于肝而发病。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