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系列一关于乙肝您需要了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7-6-12 15:48:23   点击数:
  

生活中“谈肝色变”的人不在少数:有人对肝炎患者唯恐避之不及;有人患乙肝后变得忧心忡忡,严重影响生活;有人认为患乙肝就是得了绝症;也有人对该病的发生不够重视,听之任之以致耽误治疗,等等。上述情况的出现,多是对于该病不够了解所致。我们将在本篇文章中介绍关于乙肝那些您需要了解的事,以期能够帮助大家认识乙肝、了解乙肝、正视乙肝。

1

乙肝的发现

年,美国科学家布伦博格在筛选数以千计的血样时偶然发现一位纽约血友病患者血清可以与一位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血液发生反应,将这种神秘的物质称为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antigen,Au)。同年,澳大利亚抗原被鉴定为乙肝病毒的一部分,并被重命名为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Bvirus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原的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最为显著的就是血液测试。年美国血库学会开始强制进行血样肝炎测试,从而使由于输血而感染乙肝的几率下降了75%。年,布伦博格和同事从携带Au患者的血清中开发出了乙肝疫苗并申请了专利。之后还证明了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通过注射疫苗可实现减少肝癌发生的目的,从而乙肝疫苗成为第一个能够预防人类癌症的疫苗。布伦博格的发现及其之后所做研究揭开了人类研究乙肝的新篇章,是人类疾病预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为表彰其在传染性疾病起源和传播新机制的重要发现,布伦博格与盖杜谢克共同分享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BsAg发现距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伴随着对于乙肝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药物治疗乙肝有效性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乙肝患者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即便如此,HBV感染始终是感染者人生中梦魇般的存在,HBsAg的消失一直是感染科医师孜孜不倦追求的临床治疗结局。

2

什么是乙肝?

“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肝脏疾病。新近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称为急性乙型肝炎,多呈自限性,常在半年内痊愈,由于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该病发病率明显减少。HBV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此类患者多见,慢性乙型肝炎持续进展能够导致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3

乙肝的“规模”

乙肝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全球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2.4亿人成为慢性感染者。约65万人死于乙肝导致的肝硬化、肝癌、肝衰竭。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万,其中患者约万人。然而根据WHO提供的相关资料,仅有5%的患者知道自己感染了肝炎病毒,得到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比例仅有约1%。绝大部分患者仍然处于未发现、未治疗的状态。

4

乙肝的感染途径

HBV主要通过受感染者的血液传播,偶然的接触不会传播疾病。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母婴传播:感染者为新生儿发生在围产期。②性接触、吸毒注射器职业暴露等: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和医务工作者。③其他与卫生保健相关的因素:如口腔治疗、美容注射、穿耳洞、纹身等。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此外,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

5

乙肝的预防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出生后24h以内接种,越早越好。

当有破损的皮肤意外暴露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1)暴露的伤口旁进行挤压,挤压方向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并用大量的流水进行清洗,之后用消毒剂进行伤口消毒;(2)医院检测HBVDNA、乙肝五项。肝功能,并在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3)如已接种于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小于10IU/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编辑:赵倩

审校:申川

图片来源:网络

赞赏

人赞赏









































白蚀
女性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hbwh/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