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肝
在日常生活里,虽然不少人在得了乙肝之后都进行了治疗,但是乙肝却始终无法好转,这让不少患者的心理都受到了很大的折磨。那么,怎么有效治疗乙肝?肝病专家王介非教授指出,乙肝如果不能对症治疗,就是用再多的方法,乙肝也是难以好转的。
感染乙肝病毒后,不同的临床表现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临床疾病,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人体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上会出现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取决于人体免疫和病毒之间的关系。
当人体免疫和病毒处于和平状态(医学上称谓免疫耐受期)时,无论病毒复制(HBVDNA为0)数值高或低,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于这类人群我们绝对无需治疗。
当机体免疫和病毒失去平衡,则HBV会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损伤,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如果机体免疫反应适当,既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又不造成肝脏严重的损伤而痊愈。
而当免疫反应不足以控制或清除病毒,则肝脏炎症可持续存在而造成肝脏的持久而迁延的不愈成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旦发现机体免疫触发,也就标志着肝脏有乙肝病毒引起了肝脏的损伤,尽管肝脏有很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当乙肝病毒触发免疫而造成肝脏的炎性坏死,迁延而反复的损伤不及肝脏自身的修复能力时,肝脏的器质性损伤就会日益加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肝脏病变三步曲
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不是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HBV感染者处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抗病毒治疗。只有经过专业医生评定,明确诊断为慢性乙病毒性肝炎时,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必须给予以抗病毒为先的治疗,只有进行抗病毒治疗,才能达到治本的功效,才能阻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病程进展的步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轻者或病程进展缓慢者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不适情况,较重或短期内疾病进展稍快者临床可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不同程度的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肝硬化明显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感染乙肝病毒后,该如何用药?
当人们通过体检发现自己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即乙肝两对半为阳性或乙肝病毒指数(HBVDNA)高时不用惊慌,要科学对待,因为现在的医疗水平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可控可治的。具体处理如下:
1、首先要对肝脏进行评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一步通过血生化查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脏相关肿瘤指标、凝血功能等,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弹性超声,必要时查CT或MRI。
2、根据辅助检查结合临床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临床分型,对处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通常为每年一次。如果对这类人群进行抗病毒治疗一方面对病毒抑制力不强,多数无效。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抗病毒耐药和病毒的变异。
3、对于处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就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
4、对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绝大多数患者具备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也无需抗病治疗。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加以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产生乙肝表面抗体(HBsAb),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成年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90%表现为隐性肝炎或急性乙型肝炎,预后良好,可以自愈和痊愈。
婴幼儿期感染者95%表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婴幼期感染主要通过产道感染、宫内感染和破损粘膜进入(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绝大多数是由婴幼儿期感染,所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多数,约占80%左右,因此说80%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是无需治疗的。
专家简介
王介非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病ICU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营养与消化微生态专业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委员会委员。
从事传染病专业肝脏病学科的临床诊治三十二年,擅长危重肝病肝衰竭的诊治和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年创建传染病危重症医学科,集中收治各种肝衰竭患者近例,率先引入“集束化干预”理念在肝衰竭救治中,有效地降低了30%的病死率,使其作为集中收治肝衰竭为主的专业化临床救治科室和科研基地。
编辑/七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