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的自然过程是病毒复制与宿主免疫力之间的相互博弈的过程。
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宿主产生的抗体(抗HBs)的血清学检测,是为了评估HBV感染状况。
通常,抗HBs的出现表明感染已恢复,因为针对HBsAg的抗体可以中和HBV,从而清除了外周血中循环的HBsAg和感染性HBV颗粒。
但是,在很多临床情况下均观察到HBsAg/抗HBs双阳性的血清学特征。
相关研究
最近,在不同的队列研究中报告HBsAg和抗-HBs双阳性概率在2.8%到3.6%之间。来自韩国多个健康检查机构的大规模调查显示,HBsAg阳性组中抗HBs共存2.9%。
有研究认为,同时存在的HBsAg和抗HBs是肝细胞癌(HCC)发展的危险因素,并提示这种血清学特征在组织学上与晚期慢性肝病有关。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研究表明HBsAg的共存和抗-HBs和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没有关联。因此,HBsAg和抗HBs并存的临床意义和长期结果尚不明确。
前沿研究
今天介绍的这项来自韩国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确定HBsAg和抗HBs并存的长期结果。
研究纳入了在医疗中心接受基线腹部超声检查和随访(HBsAg/抗HBs评估和腹部超声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共存组”包括HBsAg和抗HBs均为阳性的患者,“对照组”包括随访期间仅HBsAg阳性的患者。主要结果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率,HBsAg血清清除率和总死亡率。进行了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在名合格患者中,有名(7.1%)在共存组中。总随访时间为5.4年。在多变量分析中,共存组的肝癌风险比对照组高3.08倍[风险比3.08,95%置信区间(CI)1.26-7.55,P=0.]。共存组的HBsAg血清清除率高于对照组(风险比1.43,95%CI1.01–2.03,P=0.)。但是,两组的总死亡率没有显着差异。共存组是异类的,包括预后不良(HCC发生率)和预后良好(HBsAg血清清除率更高)的受试者。]。共存组的HBsAg血清清除率高于对照组(HR1.43,95%CI1.01–2.03,P=0.)。
但是,两组的总死亡率没有显着差异。共存组同时包括预后不良(HCC发生率)和预后良好(HBsAg血清清除率更高)的受试者。研究称共存组的HCC风险高3.1,HBsAg和抗-HBs双阳性之一的原因有可能是前S1区的缺失,而这被认为是在肝脏疾病逐步进展的危险因素。
进一步研究评估共存和对照组中pre-S1突变状态,可能有助于评估这种现象是否可以解释共存组中HCC发生率的增加。
在另一方面,HBsAg和抗-HBs的共存也与增加的HBsAg血清清除,这是具有良好的预后相关相关联。其原因可能为共存的患者包括血清转换后出现抗HBs,然后经历短暂的低水平HBsAg血清逆转的患者。由于这些患者通常有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很低,HBsAg血清转换可能进行了多次反复,这解释了共存组的HBsAg血清清除率比对照组好。
研究新启示
这项研究显示了HBsAg和抗HBs阳性患者的长期结果。与仅存在HBsAg相比,HBsAg和抗HBs的共存与更高的HCC发生率和更多的HBsAg血清清除率相关。
参考文献:Long-term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