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丙肝治愈之路一ldquo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0-11-3 16:25:22   点击数:
  

作者:上海交通大医院谢青

专家简介丙肝战场的诺曼底登陆

不到半年时间,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席卷全球。在这场近代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波及范围最广的疫情中,人类社会付出了惨重代价。事实上,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交锋无数、互有胜负。人类对付病毒有两类最有效的武器,一类是疫苗,一类是抗病毒药物。通过接种疫苗,人类已成功打败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曾经危害很久的病毒。相比之下,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就稍显逊色。至今我们还无法通过药物完全治愈HIV感染,对已发病的狂犬病病毒感染也无能为力,目前对新冠病毒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

最近十年,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类被称为“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antivirals),或被称为DAA的药物,将慢性丙肝患者的治愈率提高到90%,甚至95%以上,将治疗周期缩短到12周~24周。DAA药物对HCV病毒实施精准打击,以其相关蛋白和酶作为直接作用的药物靶点,实现有效病毒抑制。DAA药物的异军突起,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于病毒防多于治的攻守态势。

图HCV感染过程及DAA药物作用靶点

丙肝病毒的软肋:药物靶点

目前DAA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有三个,分别是HCVNS3/4A丝氨酸蛋白酶、HCVNS5BRNA聚合酶和HCVNS5A复制复合体蛋白。[Ref1,p97;Ref2]

NS3/4A是一个病毒蛋白复合物,锚定在宿主细胞内质网膜上。其中NS3有蛋白酶活性,NS4A是NS3发挥酶活性的辅助分子。NS3/4A的蛋白酶活性是病毒蛋白成熟的必要条件,也可通过降解部分宿主蛋白以拮抗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免疫作用。

第一代和第二代DAA以NS3/4A为靶点的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使用,但因易出现耐药或引起肝功能异常,不是理想的临床选择。随着第三代抑制剂的成功上市,靶向NS3/4A复合物成为临床标准治疗的策略之一。[Ref1,p42]

NS5B聚合酶是病毒复制复合物的催化亚基,在RNA复制的两个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它首先以HCV基因组RNA为模板生成互补的RNA负链,然后再以该负链为模板合成RNA正链后代。NS5B在HCV复制过程中不可或缺,干扰其活性可抑制HCV复制周期,因而也成为被广泛评估的药物靶点。[Ref1,p45]

NS5A是一种无明显酶活性的HCV非结构性蛋白。该蛋白自身被磷酸化修饰,可与RNA结合,在HCVRNA合成、病毒组装和病原体传播中均发挥基础性作用。由于缺乏酶活性,该蛋白一度被认为缺乏药物靶向价值,但一项研究意外发现其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HCV复制。如今,靶向该蛋白的DAA药物已成为临床选择之一。[Ref1,p]

那些进入国家医保的DAA药物

近五年,无需联用干扰素的DAA方案作为主流方案得到全球推广。以纳入我国医保目录的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来迪派韦索磷布韦片和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为例,其突出特征是:每种药物均含有两种活性成分,每种活性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索磷布韦的作用靶点是NS5B,来迪派韦和维帕他韦的作用靶点都是NS5A。

相比之下,艾尔巴韦/格拉瑞韦选择了不同的靶点组合形式。艾尔巴韦和格拉瑞韦分别是NS5A和NS3/4A抑制剂。中国科学家团队参与了艾尔巴韦的发现过程,通过发现先导化合物并经过一系列分子结构改造,获得了这种在分子模型对基因1型HCV病毒有效抑制浓度为纳摩尔级、在动物模型显示良好药代和毒理特征的NS5A抑制剂。格拉瑞韦属于第三代NS3/4A抑制剂,药物科学家围绕这一靶点通过持续的分子发现和优化工作,克服前两代蛋白酶抑制剂中存在的易耐药、肝损伤等缺点,成为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的有效成分。[Ref1.P]

DAA药物组合方案已成为临床医生手中治愈丙肝的良兵利器,丙肝不仅能治,还能变着花样儿治。除疗效外更多因素被纳入临床考量,例如如何选择不同靶点的DAA药物组合方案?治疗肝硬化丙肝患者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后续我们将陆续展开讨论这些话题。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sty/1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