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乙肝还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社会上对乙肝患者的歧视也依然存在。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如果计划孕育下一代,那更是不想让自己的宝宝患上乙肝,不想让自己的宝宝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如何防止宝宝染上乙肝,关键在父母,尤其是女性肝炎患者,因为女性患者与宝宝关系最为亲密。
所以,作为家长父母,一定要对乙肝有最为全面的认识。
母婴感染
首先,要清楚宝宝有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我们熟知的母婴途径是指母亲患有乙肝,尤其是母亲是“大三阳”患者,体内乙肝病毒DNA水平高,高于水平极易发生母婴传播,“小三阳”患者如果乙肝病毒DNA水平在左右也可能发生母婴传播。
总之,母亲体内乙肝病毒DNA水平越高,传染性越强。宝宝在妈妈怀孕时因病理妊娠如胎盘前置、假性流产,母血由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或者羊水穿刺,乙肝病毒随穿刺针经母血进入胎儿体内被传染。以及母亲在生孩子的过中发生母婴传播。
事实上,绝大多数母婴传播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生产时总会发生出血、流血等情况,而母亲的血液多多少少会弄到新生婴儿的皮肤上,母亲血中含有大量的乙肝病毒,病毒可经过微小的皮肤创伤感染婴儿,要知道,婴儿的皮肤非常稚嫩,而在抱拿的过程中轻微的损伤不易见到,只要有千分之四的血液经过微小损伤的皮肤,就可造成婴儿感染。
人群中60%~70%的乙肝患者,大多是经由母婴传播,医学上又称为垂直传播。
接触传染
另一种感染途径可能是父母与婴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传染。
如果父母患有乙肝,携带的乙肝病毒可以经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包括湿疹、疥疮、口腔溃疡或糜烂),把病毒直接移植到易感宝宝的破损处而感染宝宝。很多宝妈害怕母乳喂养过程中经奶水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宝宝,事实上乙肝妈妈的奶水中乙肝病毒含量非常低且传染性不强,喂奶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给宝宝,但是如果宝宝口腔有溃烂,而妈妈的奶头有破损,这种情况就可导致宝宝感染上乙肝。
新生的宝宝皮肤稚嫩,如果父亲患有乙肝,尤其高病毒复制的患者,其胡须坚硬,如果未经刮除,在亲吻嬉闹宝宝时,胡须可以损伤宝宝的皮肤,而乙肝病毒可乘虚而入进入宝宝体内。
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体外可存活1个月。所以,日常生活中需要额外注意,宝宝使用的盆具衣物厨具玩具等要严格注意,
因为乙肝患者的体液排出的病毒也可能沾染病毒,宝宝经常磕碰受一些小伤,这些物品可作为乙肝病毒传播的载体,使宝宝在出生后感染乙肝,这在医学上称之为水平传播。
下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预防宝宝感染乙肝病毒
被新型冠型病毒席卷的今天,口罩成为了紧缺物资。如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口罩?小编为各位整理好了全国口罩生产厂家的信息,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