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肝的病原学种类:甲型肝炎病毒(HAV),属小RNA病毒科的肝RNA病毒属。
2、甲肝的病原学特征:HAV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在室温干燥后可生存数周,而在-20°C下可存活数年以上。病毒在水、土壤、贝壳类海产品中可存活数天至数周。HAV对热的抵抗力明显高于其他小RNA病毒,60°C数小时不被灭活。HAV对酸不敏感,可耐受室温下pH2~3的酸性环境。由于HAV无包膜,对很多去污剂及有机溶剂不敏感。HAV可被紫外线、高压蒸汽、福尔马林及含有效氯溶液所灭活。
3、甲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临床患者和亚临床型感染者。甲型肝炎患者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初传染性最强,在发病后3周即无传染性。
4、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有日常生活接触、水和食物三种方式。
5、甲肝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6、甲肝的潜伏期:14~49天,平均为30天。
7、甲肝的临床表现:临床分为三期。
(1)黄疸前期:大多急性起病,典型患者有发热畏寒、厌食纳减、乏力、恶心、呕吐、关节酸痛及上腹不适等症状,持续数日至2周。主要体征有肝区压痛、肝肿大。少数有皮疹、荨麻疹、出血倾向和心率异常。
(2)黄疸期:大约发病后1周,尿色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肝功能检测主要为血清AL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常增加至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黄疸期持续时间为2周以上。如非典型患者:上述症状不明显或缺如,也不出现黄疸。妊娠妇女患甲型肝炎一般不加重病情或延长病程,不发生母婴垂直传播,也不影响正常妊娠和分娩,但妊娠晚期除外。
(3)恢复期:甲型肝炎患者恢复快,病程一般在3~4周,大多于3个月内恢复健康,一般不转为慢性。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可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腹水和肝功能衰竭,延长病程。个别免疫力低下或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甲型肝炎患者,其病程可延长至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8、甲肝的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病例:具有甲肝的临床表现有或无甲肝流行病学史,且血清ALT明显升高和(或)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2)确诊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且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
9、甲肝的临床分类: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
10、甲肝的疫苗接种程序:年我国将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大于18月龄儿童免费接种甲肝疫苗。目前我国接种用甲肝疫苗有两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剂量1ml/剂次(含甲肝病毒不低于6.50CCID),接种1剂;甲肝灭活疫苗接种剂量0.5ml/剂次,接种2剂,两针间隔至少6月以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