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或低体重新生儿产妇感染乙肝病毒,宝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8-6-4 12:55:40   点击数:
  

年11月份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年版)》(以下简称“《新规》”),其中对特殊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作了新的规定,包括危重症新生儿、早产或低体重新生儿、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新生儿等。《新规》对于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防止特殊健康状况的婴幼儿感染乙肝具有重要意义。

乙肝疫苗是对付乙肝病毒的最佳武器

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特别是婴幼儿,很可能发展成为慢性乙肝携带者,终身携带乙肝病毒,部分患者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乙肝病毒以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为主,其中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传播途径,如果产妇患有乙肝或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在宝宝出生的过程中,有可能由于接触母亲的血液导致感染。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我国于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常规情况下,婴儿出生后应在0(首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1、6月龄各接种1剂乙肝疫苗,没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儿童或成人也可以补种。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我国乙肝患病率逐渐下降。

对于以下特殊情况,《新规》规定:

01

危重症新生儿

危重症新生儿,例如极低出生体重、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02

早产或低体重新生儿

早产或低体重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可能较差,因此应根据乙肝病毒感染风险选择接种程序。

①如果母亲不是乙肝病毒感染者,新生儿一般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因此可以等新生儿体重达到2千克之后再开始接种。②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则应在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后续在1月龄、2月龄、7月龄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全程共接种4剂。

03

母亲为乙肝病毒感染者

乙肝疫苗接种后到新生儿体内产生抗体一般需要1-2周,所以出生后1周之内是个空窗期。

对于母亲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同时还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国际单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抗体,可以直接杀掉病毒,在空窗期内即可发挥作用。

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建议新生儿全程接种完3剂乙肝疫苗1-2个月后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也是阴性(<10mIU/ml),可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剂乙肝疫苗。

一图看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

母亲乙肝病毒

新生儿

情况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接种程序

乙肝两对半检测

阴性

正常

0(24小时内),1,6月

早产或低体重

0(体重≥g时接种),1,6月

阳性

正常

(12小时内)

0(12小时内),1,6月

(阴性者复种3剂)

早产或低体重

(12小时内)

0(12小时内),1,2,7月

(阴性者复种3剂)

注:乙肝疫苗均应在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状态下接种。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年版).

[2]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乙型肝炎疫苗的立场文件.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资助。

供稿:白庆瑞

编辑:纪洁

审稿:孙晓冬冯晓刚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白癜风互助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yzyy/9019.html